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出口形势严峻 调整出口结构比增总量更重要

2012年03月27日 08: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出口形势严峻,而引发高度关注的是2月出现高达314.8亿美元这一十余年来最大贸易逆差。

  另一项数据也加剧了对出口形势的担忧。3月份汇丰PM I初值为48.1%,创下四个月低点。其中,新订单指数降至46.1%,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8.7%,低于50%的分水岭。汇丰PM I的样本更加侧重中小企业,且更多覆盖出口,因此可以解读为我国出口的先行指标。

  面对一季度的严峻形势,业内能找到的一个“宽慰”理由是出口企业接单的季节性规律。一般来说,每年4至6月为外商下单高峰,考虑到接单、生产、出口的时间周期,出口的高峰发生在7至10月,因此业界普遍寄望于下半年的出口形势好转。这当然不无可能,但相比总量数据的下滑,出口的结构性变化更值得关注。

  从出口主要商品来看,今年2月,除钢坯、玉米、原油、钢材、大米、生丝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外,其他产品出口均出现下滑。而从去年全年数据来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持续回落,这一表现与外贸结构调整的方向相悖。

  从出口市场来看,伴随着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增长,我国在欧美日三大传统市场的份额下降。2011年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欧盟、日本市场的占比分别下降1.3%、1%和0.6%,降幅最大的是纺织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同期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欧美市场的份额有所上升。这直接反映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从国内区域上看,传统外贸大省出口动力减弱。出口占全国总量1/4的广东省,今年前两个月出口仅微增0 .7%;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出口在前两个月分别增长2.8%和2.5%。这一方面呼应了部分内陆省份出口增长迅猛,反映出产业转移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短期内中西部地区外贸的增长仍不足以弥补沿海地区的增长回落。此外,不少手头有订单的沿海企业正困于成本上涨压力而将订单分包给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订单外流而非向内陆流动的趋势值得关注。

  从出口的结构性变化可以看出,伴随着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传统优势下滑的态势日渐明显。去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降至51%,顺差占G D P的比重降至2.1%,出口对G D P的贡献红利逐渐消退。这不仅是金融危机或欧债危机带来的阶段性表现,更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要素成本上升过程中的一个长期趋势,并会一直持续,直到出现新的出口动力。其中的关键在于,增速下滑的过程中能否完成新竞争优势的培育,并且使新优势上升的速度快于传统优势下滑的速度。但从前面的分析来看,这一转变并不乐观。同时,相关部委多次表态,研究出台稳出口的相关政策。对此,权衡好短期增长和长期结构性的变化更加重要,切不可让短期临时政策成为长期转型的阻碍。(孙韶华)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