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IT制药房地产名列跳槽榜前三 软件人才需求爆棚 (2)

2012年03月27日 08:5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2009年和2010年,房地产投资一直高速增长,两年的住宅用地出让规模都达到8亿平方米以上,疯狂拿地后,两年捂盘期大限将至,2012年将有不少项目不得不开工推盘。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用人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冯丽娟说,今年,与地产行业相关的工程、机械、能源类和建筑装潢类职位在节后一周分别增加了12.5%和1.3%,增量主要在二三线城市。

  去年年底,房地产企业裁退销售人员的风潮轰动一时,同时,很多房地产营销人员因销售业绩不佳而收入锐减,主动离开公司。2012年,以减少库存压力为第一目标的房地产公司加紧了对售楼人员的招聘。

  年终奖“晒”出烦恼

  根据前程无忧的调查,个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31%)、对目前薪酬福利不满意(30%)、企业发展不佳(14.5%)分列求职者跳槽原因前三位。

  “‘跳槽潮’中一部分是职场新人,他们浮躁冲动、盲目跟风,薪资、职位、发展前景、公司规模、企业文化,甚至是上下班路程的远近都会成为跳槽的原因。”王剑介绍说。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去年年底,微博晒年终奖意外成为火热一时的职场话题,甚至催化了新一年“跳槽潮”的愈演愈烈。

  2011年年底,前有一汽大众被曝发放27个月的工资当年终奖先声夺人,后有企业发棺材发馒头冲抵年终奖震慑全场。在晒年终奖的大潮中,“羡慕嫉妒恨”成为很多职场新人的心理感受。

  “攀比的心态造成了集体心理波动,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是因为年终奖才跳槽的。”小赵说。

  根据智联招聘在2011年推出的年终奖特别调查显示,10770名接受调查的职场人中,仅有51.31%的企业设置了年终奖。在获得年终奖的职场人中,43.7%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56.3%拿到了5000元以上的年终奖。

  最有趣的是,对年终奖的发放表示满意的职场人仅有三成。“2011年CPI一路上涨,物价节节攀升,但是工资和年终奖的涨势却不那么明显,比较之下,心理不平衡的人很多。”一家民营医药企业的财务主管刘雨欣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刘雨欣既是年终奖的获益者,又是年终奖金额的制定者,她的矛盾心态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年终奖是根据当年盈利水平决定的,在人员流动性大、用人成本年年走高的形势下,年终奖让企业不堪重负。”

  为了防止员工拿了年终奖就跳槽,企业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很多企业将年终奖延迟到来年发放,还有企业直接取消了年终奖,选择以提薪的方式鼓励员工,更绝的是,有的企业把年终奖‘切块’,在来年分期发放。”

  归根结底,严控年终奖的力量仍然不足以抵抗“跳槽潮”的诱惑。“企业必须认识到用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策略和多样的手段,才能维系长期经营。”猎聘网CEO戴科彬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企业必须拿出有竞争力的待遇和回报,培养员工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和对公司的认同感,并给员工创造成长的空间,如:分享、培训、进修、升迁机制等,才能实现企业人员的最终稳定。

  记者 李妍 |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