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年走私两万吨稀土是些什么人?

2012年05月30日 15:2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环球时报》旗下有个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昨天,该报公布了这个中心的“爱国主义公众态度调查”。“你觉得自己爱国吗?”这一问题设置得非常直白,回答也十分鼓舞人心:9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爱国”,1.4%的人表示“说不清”,只有0.5%的人表示“不爱国”。

  我怀疑表示自己“爱国”的98.1%里面有水分。因为这个问题设置本身就容易让人说假话。如果问题是“你觉得自己卖国吗?”或干脆就问“你觉得自己是汉奸吗?”我估计百分之百都会回答自己“不卖国”或“不是汉奸”。但这样的答案我们能够完全相信吗?

  不管别人相信不相信,反正我是不信。让我不能相信的最新证据是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我国每年走私稀土量至少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

  众所周知,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为了保护这一珍贵且稀有的战略性矿产资源,2007年起我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定,2009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和国内生产进行管控。随之而来的是稀土价格大幅飙升,稀土走私问题也开始屡禁不止。

  据说,稀土开采工艺简单,家庭作坊就能够进行。我们假设稀土就是黄土、红土或黑土吧,从土地上用铁锹挖起来直接装车卖钱就行了。但2万吨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怎么就一路畅通走私出国门的呢?又据说,我国稀土资源大多处于边远山区,一些中小企业和私挖者采取迂回游击战术逃脱监管。

  如此看来,每年走私2万吨稀土,需要有一条相当庞大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不可能由极少数人来完成。比如,2万吨稀土从开采、装车、运输、偷渡出关到完成交易,没有成千上万的人是不可能搞定的。海关总署日前召开13家国内拥有稀土配额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研究稀土管理问题。这13家正规企业一年总共才出口4万吨稀土,走私却达到2万吨,可见走私稀土人数之众。不知道这些走私稀土的人是否接受了“爱国主义公众态度调查”。也许他们之中也有9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爱国”,但大多数中国人却不会认同他们的“走私爱国”。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克里5月23日在是否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听证会上称,中国控制着全球约90%的稀土供应,美国需要加入公约保证安全供应。严格地说,克里不了解中国稀土出口情况,我们实际出口量有1/3控制在国内和国际走私贩手中,这一点,我们的海关总署丝毫也不讳言。(详见5月25日《经济参考报》)

  中国的稀土是我们的老祖宗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珍稀资源,数量再多,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把稀土贱卖了。更何况,有些国家低价购买中国的稀土用来囤积,哪怕就是出于商业目的也值得我们警惕。我们当年大量低价出口煤炭,现在又大量高价进口煤炭,难道这样的教训还不够吗?当年低价出口煤炭是不得已,实在太缺外汇和出口产品,只能靠出卖资源。今天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多得花不完,完全没有必要再靠出卖资源换取外汇。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和煤炭,论稀缺性比稀土差远了,居然就能够掌握定价话语权,年年向中国钢铁企业狮子大开口,澳大利亚政府还对煤炭和铁矿石公司征收30%的巨额利润税。中国倘若真的控制全球约90%的稀土供应,那么,中国的稀土出口无论如何也应当比澳大利亚煤炭、铁矿石出口企业拥有更大的定价话语权,中国政府也完全有理由比澳大利亚政府征收更高的巨额利润税。一个人爱国不爱国,一个国家有多少人爱国,调查出来的自我表白数据说明不了问题,每年2万吨走私稀土的数量比口头上的爱国更能说明问题。把好国门,不让稀土走私到国外,才是真正的爱国。苏文洋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