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实体经济疲软:从受困钱荒到谨慎惜贷

2012年06月01日 13:57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0)

从钱荒到惜贷,资金一直是企业的枷锁?

  目前制约中国经济的最大因素是因产能过剩导致的需求萎缩,而这种萎缩不是靠刺激政策就能激发的,即使再降存准甚至降息,因为没有市场、产能过剩,企业没有投资的热情因而慎贷,即使银根放松银根也没有用。

——国家发改委下属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

  发改委近来集中审批项目的积极姿态引起了一波投资“过热”的担忧,然而这份热度却并未传导到深受信贷需求所困的商业银行。据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透露,截至5月20日,工、农、中、建尚未从月初信贷结构短暂调整中恢复过来,贷款新增投放仅340亿人民币,相对于4月6818亿元的新增贷款,这个数据尽显“寒酸”。从受困“钱荒”到谨慎“惜贷”,企业的迥异表现再次警示着经济下行的现实。

  水米不进?实体经济“病弱”还在延续

  “因为经济环境不好,很多小微企业已经从去年贷不到款演变到不愿意贷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日前告诉记者。

  记者日前在珠三角采访时发现,受国际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在有意识的压缩产能,放缓信贷需求。困扰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正在走向银行“放贷难”。

业内专家认为,从“贷款难”到“放贷难”变化折射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转型升级难度大等问题,亟需政府加大对企业的减税力度、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国民经济各领域、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升级。必要时可实行不对称降息政策,有效发挥利率市场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植小企业的政策,取得一定效果。尽管如此,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仍不理想。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西部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西部小微企业近6个月开工率仅为六成,49.04%的小微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

  与此同时,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出口1632.5亿美元,增长4.9%,较之3月8.9%的增幅,大幅回落四个百分点。

  毕马威中国大陆银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冰表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新兴市场压力增大,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实体经济发展疲软对银行的信贷业务影响明显。”

  “信贷额度确实有所宽松,今年以来,以往排队等额度的事情极为少见。”一位工行北京分行信贷审批人员告诉记者。

  来自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4月份,我国银行信贷增速较3月份略放缓至15.4%。新增贷款6818亿元,较3月有所减少,扣除季节因素,实体经济需求偏弱、以及央行对于货币宽松相对谨慎的态度可能是新增贷款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从3月的13.4%放慢至4月的12.8%,低于14%的年度目标。

  对于目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多家银行业人士坦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符合银行可贷款条件的需求并不旺盛。

  二是,银行定价过高,企业难以承受,4月份各家银行都上调了贷款利率,有些银行一年期贷款综合定价已经超过了10%(加上担保费率),但实体经济部门可承受的价格一般也就是10%-12%,企业压力比较大。

  三是,整体经济下行,企业经营低迷,导致用款较少,企业订单不足。

  艰难时世 企业更谨慎

  业内人士称,目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中,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来自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4月份出口增速从3月的8.9%下滑至4.9%。受欧债危机影响,对欧盟出口呈现负增长。

  4月对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整体放缓至3.9%,低于一季度平均6%的水平。特别是纺织、服装以及鞋子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很多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压缩产能,保持观望态势。

  在外需下滑的同时,4月投资同比增速从3月的20.9%继续放缓至20.2%,社会消费品零售从3月的15.2%回落至4月的14.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3月的11.9%大幅下滑至4月的9.3%。重工业生产从3月的11.2%放慢至4月的8.9%,是工业生产放缓的主要原因。轻工业生产也从3月的13.9%回落至4月的10.3%。

  “公司的财务经理提醒我,眼下原材料、人工、融资成本均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前景不明朗,那些可做可不做的订单最好暂缓。”在佛山从事陶瓷出口生意的梁先生告诉记者,受欧债危机影响,企业海外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转型升级和打造自主品牌的风险。

  梁先生告诉记者,企业多年来都是做欧美厂家的代工订单,利润不高但也不操心费神。如果要打造自主品牌、自行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则需要很大一笔启动资金。“初步测算,至少得2000万元。我肯定有顾虑,担心投资失败。另外,银行也担心风险,想要获得这类项目的贷款是非常困难的。”

  如何助实体经济脱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陆军认为,当前从“贷款难“到“放贷难”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体现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转型升级难度大、银行偏向“优质客户资源”等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政府应多管齐下刺激实体经济的运行活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从当下的经济形势来看,企业贷款增长乏力,显示出实体经济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贷款需求不足。另外,信贷增长低、CPI走低也意味着通胀压力已经得到明显缓解,未来在政策的预调和微调上可以加大力度。

  他认为,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帮助企业树立对未来的信心极为重要,如果中小企业对未来的扩大再生产没有意愿,那么再多的货币供应也无法刺激企业的发展,反而会加大通胀压力和减弱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

  陆军等专家认为,当前要务还应该坚持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降低税负,有利于增强中小的盈利能力和增强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其次,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展,降低铁路、石油、通讯等行业的准入壁垒。民营资本在进入不同行业领域的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就会显现,也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

  “其实现在很多中小型银行的放贷能力很强,但是受困于信贷规模和存贷比要求的限制。”郭田勇建议,目前中小银行的信贷很大一部分投向中小企业,对刺激实体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如果这部分信贷能力得到有效释放,将对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郭田勇建议,由于中小银行的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可以考虑对中小银行贷款投放减少管制,放松存贷比的限制,增加中小银行未来的信贷投放量,释放中小银行的潜能,减少政策上的约束。

  此外,专家还建议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通过各种金融产品,激励企业的创新需求,满足企业对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银行可配套支持政府的专项扶持基金和科研经费,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业内人士则指出,当前可以采取不对称降息,即单方面降低贷款利息,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生产。此外,降低中小企业负担,减税也是一个政策选择,通过降低税负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创业热情,也能够让市场活跃起来,拉动经济健康发展。

  “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和外围国际经济不景气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审慎分析从‘贷款难’到‘放贷难’的转变,尊重市场选择,降低企业负担,刺激经济增长,任重道远。”陆军说。(半月谈网/记者 吴雨 王凯蕾 范超)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