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二次宽松”效力有限 发展需转变增长结构(2)

2012年07月02日 13:36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0)

  风险难挡进一步宽松

  面对持续恶化的主权债务局势,以及各国经济普遍出现的增长减缓、停滞甚至衰退现象,全球又重回“保增长”的政策轨道,货币“二次宽松”的意愿明显。在摩根士丹利跟踪研究覆盖的33个央行中,2011年11月以来有16个央行已经采取了宽松措施,10个发达经济体中有7个宽松。美联储将保持当前零利率政策至2014年末,延长并增加2670亿美元扭曲操作(OT)。欧洲央行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以后,共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约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目前欧洲央行已经放宽可接受的抵押品范围,资产负债表超过3万亿欧元,比美联储的2.8万亿美元超出接近一半。澳大利亚、瑞士、挪威、瑞典、丹麦等央行也均采取了降息政策。

  23个重要新兴市场国家有9个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巴西率先在去年7月终结紧缩性货币政策,迄今已连续四次下调央行基准利率。中国、俄罗斯、印度、印尼、泰国、智利、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新兴经济体均采取了下调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中国经济形势,中国央行明显加快了货币政策的松动节奏,并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从5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6月初决定三年来首次降息,都显示央行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提振国内经济增长信心,而是预示了其货币政策已经趋于持续松动的明确信号。

  首先,主要经济数据难掩当前宏观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显示,1-5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1%(逼近20%的增速下限),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率为13.8%,较4月份有所放缓,表明当前投资与消费仍将继续向下趋势。另一方面,5 月份工业、进出口和物价水平似乎正在改善。其中,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9.6%,比4 月份加快0.3 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5.3%,大大高于4月份的4.9%,进口同比增长12.7%,也显著高于4月份的0.3%。同时,CPI和PPI继续双双回落。

  从当前外需形势分析看,5月份中国出口回升主要是基于对美国出口的大幅反弹,因为美国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成为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中最稳定的国家,但目前还难以预测美国经济能否“顶住”欧债危机的一轮又一轮冲击。同时,欧洲市场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如今年上半年中国家电行业对欧盟市场的销售量就大幅度下滑50%左右,下半年欧元区的紧张局势还可能继续恶化,甚至不排除希腊等退出欧元区等极端情况出现。另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尚未改善。这些情况都表明,外部经济压力有增无减,5月份进出口数据是否具有偶然性,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

  另从当前内需变化看,一方面,消费形势难以乐观,一季度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开始下滑,这一下滑可能性还将延续;另一方面,在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减缓情况下,加上外需形势不乐观,工业生产数据虽有所反弹但难有回升力度。从PPI同比增长连续4个月出现负值以及5 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MI)同比下降1.6%分析,当前中国国内制造业活动相当低迷,仍处于下滑态势的中国经济有可能走向通缩。

  其次,针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复杂经济形势,我们已不能简单复制2009年时经济刺激政策,但又必须实施趋于更加松动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报/付碧莲、上海证券报/上潘正彦)

  发展国家需转变增长结构

  摩根史丹利亚太区经济学家 陈艾亚认为,面对经济危机,发达国家实际上进行的是债务置换,把私有部门的债务转移到了政府,而现在公有部门也面临着挑战,所以必须要去杠杆化。在新兴市场则是另一种方式,就是不惜代价地促进增长,中国、印度以及很多的新兴市场都是如此——通过宽松的货币和财政赤字来刺激增长。

  数据显示,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后果是,在中国债务占GDP的比例从40%上升到了50%,贷款余额占GDP接近200%;在印度也是赤字趋高,已经占到整个GDP的10%,而过去是5%的水平。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创造国内需求,很多的新兴市场都面临这种挑战。尤其是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这些金砖国家,他们都必须来调整国内增长的结构,以使增长更加可持续性,这样他们能更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增长,而不是靠外界的力量来获得增长。新闻晨报/刘畅)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