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隔3年GDP增速破8 中国经济现拐点?

2012年07月20日 14: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本期嘉宾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解川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系主任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日益加剧。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70万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二季度GDP增速7.6%,创13个季度的新低。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放缓,并且在时隔3年后再次跌破8%。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8%以下的现实?中国经济下半年将如何运行?货币政策和结构性减税,哪种方法才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速的良方?

  本期财富观,华西都市报记者连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系主任解川波、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为您深度剖析中国经济走势。

  精彩观点

  从消费来看,难以通过短期的刺激提振,国际经济形势也注定中国进口增速低于出口增速。现有条件下,如果经济出现大幅反弹,只可能是投资拉动。预计下半年GDP增速会在8%左右。 ——郭田勇

  长期来看,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过多使用这两种手段来刺激经济,最后都可能给经济带来更大的阵痛。但就目前而言,适当实施结构性减税,确实能够让利于民,对内需扩大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解川波

  30年的粗放式、外延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已走到了极致。GDP增速破八后,不存在“触底”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界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6%-8%,将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

  ——董登新

  跌破8%意味着什么?

  华西都市报:截至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放缓,并且跌破了8%,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解川波:中国经济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这种增长方式本身就缺乏持续性,每一个高增长的背后都暗藏危机,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此经济增速出现回落本身并不意外。

  经济增速长期低于8%之后,将会面临更多就业率下降等方面的压力,因此保“8”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但要想改变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注定了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转型期内,必须面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

  董登新:GDP增速破八或成未来常态,这是历史选择的必然。30年的粗放式、外延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已经走到了极致,不可能再持续。50万亿的GDP总量是一个庞大的基数,要想再保持8%以上或是10%左右的增长,已不太可能了。

  因此,GDP增速破八后,不存在所谓“触底”问题,而是我们必须重新界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在哪里?我认为,6%—8%,或者说7%左右的GDP增速,将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只有确定了新的适度区间,我们才能坦然地去面对并接受GDP增速下滑的现实。

  郭田勇:中国经济增速没有必要一直保持那么高,GDP适当放缓有利于通胀等问题的解决,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容忍度,但也不能任其自由落体。

  GDP增速应该有一个最优值,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值在7%—8%,我认为只要经济增速仍然维持在7%以上的区间,就不必过分担忧。经济的适度减速造就了时机,可以推进结构调整,争取GDP增速降低而质量提高。经济增速下降的时期正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窗口期,调整经济结构不像投资那样立竿见影,但成功后将会使中国经济得到质量上的提升。

  下半年经济靠什么来提振?

  华西都市报:下半年经济增速会不会回升?如何正确看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郭田勇:从消费来看,难以通过短期的刺激提振,国际经济形势也注定中国进口增速低于出口增速。现有条件下,如果经济出现大幅反弹,只可能是投资拉动,因为消费和出口提振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投资拉动包括政府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同时也包括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不利于结构调整。我预计,下半年GDP增速会在8%左右。

  解川波:产业结构转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中国市场庞大的内部需求无疑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刺激消费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一个重要方向。

  董登新: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稳定在7%至8%之间或8%附近,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外需不足,投资萎缩,消费基本稳定难扩张。不必害怕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关键是要追求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拿进出口来说,如果以出口退税及财政补贴为代价,出口大量低附加值廉价产品,同时却进口高附加值产品,势必不能长远。

  投资方面,如果投资中低端的工业加工与制造业,过剩的产能与落后的产能并存,是重复建设与投资浪费的表现。在消费方面,如果没有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保障福利作后盾,没有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作基础,仅依靠消费补贴拉动的增长,也缺乏内生动力。

  未来稳增长财政政策更重要?

  华西都市报: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稳增长来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哪一个更有效?

  郭田勇: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的过程中,作用更大也更为明显,因为财政政策是结构型政策,而货币政策是总量型政策。

  包括结构性减税在内,宽松的财政政策能够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将中国经济从政府花钱促进投资的增长方式中释放出来。让利于企业,增加企业自主投资,同时让进出口业务最大限度地按市场需求进行;让利于民,促进社会消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资、消费、进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

  但结构性减税讨论了很久却没有进展,短期内也难以实施,因此货币政策必须担当更多。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市场流动性,扩大企业信贷的需求,减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董登新:在产能过剩与资本过剩的年代,市场不缺钱,更不缺流动性,也许我们缺乏的是创新、转型,尤其是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财政政策将比货币政策更重要。结构性减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它会更广泛地发挥作用。

  解川波:长期来看,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过多使用这两种手段来刺激经济,最后都可能给经济带来更大的阵痛,不应该过度依赖这两种手段。

  但就目前而言,适当实施包括结构性减税在内的减税政策,确实能够让利于民,增加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对内需扩大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以此增加消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调整经济增长的方式。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臣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