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对自美韩进口多晶硅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2012年07月20日 19:1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题:中国对自美韩进口多晶硅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及时解困产业危局

  7月2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在太阳能级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无疑是我国多晶硅行业的一场“及时雨”,有望缓解全行业面临的生存危机。

  泛滥的“白菜价”多晶硅

  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涉及进口金额为26亿美元。其中,自美国、韩国进口多晶硅占据六成。

  海关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1-5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多晶硅3.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自韩国的进口增加了12%,价格下降62%;从美国进口增加了94.5%,价格下降67%。整个5月份,自美国进口量在整个进口比例中约为44%,韩国所占比例为24%,占比较去年全年更有提升。

  全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鲁瑾介绍,以韩国OCI、美国Hemlock为主的国际多晶硅巨头主要市场均面向中国,韩国多晶硅企业70%的产品都运往中国,价格一般都在24美元/公斤,“像OCI用的几乎全为GT Solar的设备,成本应在30美元/公斤以上。”鲁瑾说。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认为,在当前行业技术水平下,凡是国外进口到中国的多晶硅,如果到中国到岸价格低于30美元/公斤,其生产企业必然是亏损的。该价格下,仅个别成本控制好的大型企业能获得微利。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受进口冲击,我国43家多晶硅企业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80%的企业已经停产,技术团队和工人流失。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一家浙江企业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全行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区别化立案调查

  此次商务部对美韩两国多晶硅采取的立案调查采取了区别化处理,即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介绍,我国的多晶硅企业也关注韩国的政府补贴,但其相关信息不像美国那样透明。“受困于信息不足、时间仓促,为确保商务部能及时立案,发起方采取了保守战略,此次对韩国只提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多晶硅技术创新联盟等协会通过境外公开的信息渠道,搜集到美国对多晶硅企业进行政府补贴的大量证据。

  美国国会通过的《2009年美国经济复兴和再投资法》,为促进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94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以其中的“先进能源制造业税金抵免”政策为例,多晶硅企业新建、扩建生产设施或者进行设备更新,可获得相当于投资总额30%的税金抵免。2010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获益的企业名单和免税金额,美国6家最大的多晶硅制造企业中有4家榜上有名,分别获得1.5亿美元至0.44亿美元不等的补贴。

  赵家生说,已经掌握的证据显示,韩国厂商与国内贸易公司关系非比寻常,该贸易公司以16美元/公斤的超低价格进口硅料,较正常价低30%左右;国内贸易公司将硅料交给硅片商加工后,再以低价卖出,“硅片增值税为17%,出口退税13%,只需交4%关税”。

  可期的价格良性调整

  仅在数年前,多晶硅曾上演过每公斤零售价300多美元,利润率近1000%的疯狂。然而,时过境迁,即使此次商务部的立案调查最终成立,多晶硅的价格也只会微调。

  赵家生介绍,早前的暴利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多晶硅长期陷于“受制于人”的困局,发达国家不仅垄断多晶硅市场,还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是由多晶硅的产业特点造成的,即建设周期较长,滞后于光伏下游环节的扩张。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主席朱共山认为,美韩两国的不正当竞争造成当前的价格失常,但偏离正常区间的幅度远没有前几年暴利时期那么离谱。近年来的多晶硅价格虽然一路走低,但毕竟全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成本控制的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已建成规模以上多晶硅项目超过40家,2011年总产能接近15万吨,已经成为全球多晶硅生产第一大国。

  朱共山介绍,近年来全球多晶硅巨头扩张产能的步伐加快,而下游光伏产业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增速放缓。两头夹击之下,多晶硅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行业平均利润必然低薄。从2008年的每公斤300多美元到现在的每公斤约25美元,主要是技术进步与市场规律带来的合理结果。

  朱共山说:“如果此次商务部的立案调查最终成立,国内多晶硅价格肯定不会维持当前的‘白菜价’,但上调幅度有限。更多的利好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多晶硅将夺回被美韩以恶意手段抢占的市场份额。国内多晶硅产业将与光伏下游产业共同致力于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记者 叶超)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