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消费小幅回升显积极迹象 促进消费政策再度加码

2012年09月12日 09:2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中,消费的小幅回升是一大看点,反映出前期我国采取的刺激消费举措效果初步显现。同时,消费增幅较小也表明,在我国外贸形势依然疲软的背景下,如何扩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性需求的增长以弥补有效需求缺口亟待政策继续加力。

  促消费政策再加力

  为推动消费的稳定增长,近期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的举措。财政部日前表示,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把高效节能台式计算机、风机、变压器等6类节能产品纳入财政补贴范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有效拉动节能产品消费,实施节能产品补贴将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扩大消费的作用,并在全社会引导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今年年初预算安排155亿元,支持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高效电机、节能汽车的推广工作;今年6月份扩大平板电视、空调等5大类节能家电推广,追加预算安排150亿元;目前,节能产品推广范围进一步扩大,再次追加预算安排45亿元,合计今年安排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资金350亿元,将为节能产品推广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继财政补贴进一步发力促进消费增长之后,具有全局性的稳消费的规划蓝图浮出水面。备受关注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于9月10日正式公布,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部国家级内贸发展专项规划,为今后五年我国内贸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了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的目标。专家指出,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消费增长可期。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对专门经营农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将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价格,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

  政策效果有望逐步显现

  8月份消费稳定增长,表明此前我国财政补贴节能产品政策效果已经显现。数据显示,2009年启动推广高效节能定频空调,一、二级能效空调市场占有率从初期的5%提高到2011年的80%左右,从而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发挥促进消费和节能的效果。

  业内人士粗略预计,目前新一轮扩大节能产品推广政策或将拉动消费超千亿元,不仅有力推动我国消费的稳定增长,而且节省大量电费支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内贸规划提出加大财税和价格政策支持力度。除了落实现行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之外,我国还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内贸行业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重点支持农产品流通、生活服务业、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财税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将有力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业内人士预计,下一步在财税方面有望出台更多的刺激消费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补贴作用的同时,有望加大减税的步伐和力度,或采取贴息的方式促进消费的增长。

  内贸规划还提出,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稳步发展消费信贷市场;充分发挥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优化银行卡刷卡费率结构,降低总体费用水平,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提高资金跨区汇兑效率和票据的安全性,共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专家指出,我国信用消费虽然基础薄弱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信用消费有望成为今后我国消费增长的新亮点。诸多政策支持消费信贷的发展,为今后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信用环境。可以预期,刷卡消费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助推器。

  亟待建立促消费长效机制

  相对于投资、出口,消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短期内促消费的政策虽然能够促使潜在消费的提前释放,但是长远来看,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俗话说“有钱才敢花”,因此要想推动消费的增长,必须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步伐,从初次分配入手,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从二次分配来看,也要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制度,加大税收调节力度,缩小贫富差距。

  提高居民的收入,在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同时,根本还在于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较快增长,没有经济的较快稳定增长,居民就业和收入就难以上升。当前我国经济的回落对就业产生了影响,促消费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

  居民的消费意愿上升除了收入增加之外,还应无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至关重要。这方面,近年来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更多的农村居民过上了“领工资、报药费”的生活。

  此外,还应在构筑安全、高质的产品监督体制方面下功夫,让百姓放心消费,敢于消费。这不仅仅需要对一些重大产品安全事件加大处罚力度,更应该从制度建设完善入手,从源头上抓起,把隐患挡在门外。

  记者 庞东梅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