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球接力量化宽松进一步“催生”两岸共同市场

2012年09月20日 21:5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针对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纷纷加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间参加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的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在世界经济结构面临转变与调整、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大环境下,两岸经贸合作正面临新的整合机遇与挑战。两岸企业界应借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双向投资、布局两岸,抱团加速经济整合,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强劲、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19日,日本央行宣布10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是继欧元区“直接货币交易”救市计划和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后,世界又一主要经济体释出流动性。日本央行“紧跟”的同时,英国央行、印度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在内的多家央行均透露了将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倾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说,短期看来,这些救市计划带来市场积极反应,提升投资者信心;但长期来看这些“变相印钞”做法能否解决债务和避免通胀之间的平衡、缓解债务危机国困境、缓解高失业率问题,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表示,欧美增发货币将对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将鼓励各种短期资金流向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造成此类市场价格高涨;流入新兴经济体的资金会造成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推高币值减少出口竞争力,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宏观管理带来各种挑战。

  “对台湾而言,其实形势远比QE1、QE2还严峻。”台湾《中国时报》载文分析说,阻止热钱的流入是当务之急,但在目前出口表现不佳之下,新台币相对升值只会让经济雪上加霜,而大宗原物料的价格上涨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台湾海关进出口贸易资料显示,8月出口年增率负4.2%,连续6个月衰退,今年1至8月负增长5.6%。长期以来,台商形成了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欧美销售的“三角”模式。这一下滑数字,并未让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失去乐观态度。

  “美国是台湾第三大出口市场,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如果能稳定美国国内市场、有效提振需求,对众多出口导向的台商本身是一大利好。虽然释放流动性易造成输入性通胀、台币升值,使得出口企业利润缩减,但这些影响并不致命。”许胜雄说。

  他认为,两岸合作的很多项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所以尽管利润收缩是一个‘坎’,但这个‘坎’并不致命。”他说。

  众多经济学家也提出,QE3等量化宽松政策效果“喜忧参半”,未来走势充满不确定性。至于大陆经济这一轮经济回落,不过是曾经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现在“换换挡”。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大陆经济两位数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进入中速发展阶段。“我们有信心能够在7%-8%的增长速度上,维持20年,甚至30年”。

  曾培炎说,大陆经济增长速度将处于一个“换挡期”,预计今后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大陆经济仍可以保持7%-8%的增长速度。

  “发达国家经济很可能由此陷入漫漫长夜,未见天明,而大陆经济很可能继续风景这边独好。”林毅夫说。

  大陆目前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顺差来源、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两岸经合会台湾方面首席代表卓士昭认为,这表明虽然全球经济有诸多隐忧,但两岸经贸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压力不失为两岸企业加速抱团合作动力。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刘忆如说,两岸企业应共同开发亚洲消费市场,寻找新的商机,减少对于欧美出口的依赖。

  分析人士认为,两岸应结合两岸产业价值链,提升产业价值和两岸竞争力,共同培育两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和竞争力。

  “目前台湾很多产业已经处于世界前沿,但知识经济时代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关键是要拥有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设定权。”林毅夫说,大经济体在标准制定上拥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岸经济走向共同体,将为两岸企业增加行业话语权、抵御外部政策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两岸贸易总额已达1600亿美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目前两岸合作还局限于贸易,今后需要把经济合作进一步推进到产业整合的领域,提高两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ECFA早收计划在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绩,下一步两岸应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继续优势互补,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市场之外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整合,以应对欧美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他说。新华网(记者 王珏玢 李寒芳 潘晔)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