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河北多地小企业被征"过头税" 部分县价格可议(3)

2012年11月28日 07:2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企业倒闭税收减少

  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地方税收减少,而据称有的小企业为预交税不得不向银行贷款

  对于税收量减少,献县国税局副局长吕金冲认为,这与今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有关。他说全县有200多家玛钢、扣件企业,有170余家都停了业。

  献县企业主李建国说,他往年这个时候一天能走两车货,现在4天走不了一车货,工人裁掉了一半多。

  今年以来,李建国企业周边很多小企业已经停工。一些企业说停就停了,剩下的原料贱卖给同行。

  南皮县则受汽车行业影响比较严重。南皮县国税局办公室一负责人讲,南皮县没有大的龙头企业,几百家汽车配件类的五金机电代工企业,占全县国税的七八成。今年,上游汽车企业经营不景气,南皮下游的企业受影响甚至关门停业。

  该负责人说,该县纳税额减少了两三成。受汽车行业影响,该县纳税大户的石油也受到影响。虽然政府部门说,“保任务、保稳定”,但税收压力确实很大。他说,目前,正在抓管理,“严征细管”,加强小规模企业管理。

  南皮县企业主李明称,今年他的订单比往年明显减少,因此为他供货的一些更小规模的企业纷纷倒闭。纳的税也就自然减少。

  在衡水市安平县,丝网是其支柱型企业。全县1100多户一般纳税人,丝网占了约70%。据安平县国税局副局长李国强称,目前的出口环境对安平县丝网业冲击,国税税收虽有增加,但增长量只在6%至7%之间,相比今年任务26.8%的增长量,还相去甚远。国税局只能严格排查,做到“应收尽收”。

  李明说,他的朋友中有人被要求预交了一两百万的税款,资金流断了,只得向银行贷款交税。

  他认为,如果来年经济回暖,那预交税的窟窿会很快被补上。但如果经济持续低迷,那可能就会像《让子弹飞》里的鹅城,把税收到多少年以后。

  李明认为,经济低迷,不应该变相多收税或提前收税。不能为了保政府的财政收入而牺牲企业利益。经济不景气,企业希望的是政府能减免税负,与企业共渡难关。

  “过头税”会加速企业死亡

  经济下滑,地方财政保“自我增速”压力大;小企业认为过头税会加速企业死亡

  企业主张顺很愤懑:“国家税务总局连发几次声明,不让收过头税,怎么没人听呢?”不过他已经交了“过头税”。

  今年6月和7月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曾多次强调,不允许收过头税。在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解学智称,坚决不收过头税,避免突击收税,切实保证依法征税。

  不过,根据沧州市财政局一名官员介绍,地方税收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很大。而地方有保增长的任务。

  按照沧州市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沧州2011年财政收入任务目标为增长15%,最终全市财政收入实际增长24.1%。

  今年2月,沧州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沧州市财政局局长鞠志杰向大会作预算报告时称,2012年沧州市全部财政收入安排比2011年增长15%。

  沧州的这个预算,“高于全省增速”。据了解,今年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速目标定为13.5%。

  到了县里,例如献县,则把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定为20%。

  上述沧州市财政局官员说,往年经济发展势头好,今年,沧州市财政收入遇到了特殊情况。他认为,在国家调控楼市政策背景下,地方的土地出让金大幅减收。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订单也大幅减少,税收减少。

  他称,往年有的县八九月份就完成了任务,目前,他还没听说哪个县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

  这名官员介绍,去年下半年开始,沧州、河北乃至全国就出现了经济走低的征兆。他认为,财政收入萎缩,影响的是发展问题。土地出让金多用在地方建设、民生工程。买房的人少,连带着卖地就少,地方政府工程投入自然就少。据他了解,政府工程有的“该缓的缓,该收尾的收尾”,“不能铺那么大的摊子”。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就曾指出,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会通过加强征管的手段保收入。

  企业主李建国一直拖着“过头税”的事,至今没交。虽然被要求的数额从六七万降到了两三万,他还是不愿交,他说如果交了,不如干脆停业。

  “企业越穷,他们越收不上税。他们收不上税,完不成任务,就朝企业要,那企业不就更难吗?”企业主李建国认为,企业困难收过头税,会令他这样的小企业加速死亡,“企业倒闭了政府又朝谁收税呢?”  新京报记者 孟祥超 河北报道

  (备注:稿件中企业主为化名)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