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债危机深化中欧合作 未来经济领域竞争恐增加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28日 11:0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中欧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重点之一。当前,中欧双方都处在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欧关系也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部分中欧专家、学者纷纷阐述关于中欧关系的一些观点与分析,希望有助于读者把握中欧务实合作的发展方向。

  问题一:

  欧债危机给中欧关系带来了哪些深层次影响?  

  欧洲专家认为,欧债危机引发民粹主义思潮,如果代表这股思潮的政治势力坐大,就会推动欧盟采取更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极易成为替罪羊。中国专家认为,欧债危机使欧洲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但也拉近了中欧关系,深化了双方合作;然而,未来双方经济领域的竞争面会增加。   

  让—克里斯托弗·德弗雷涅(比利时布鲁塞尔圣路易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最直接的影响是,即使欧盟继续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由于未来十年的经济萧条,欧盟将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欧债危机的深化或将加剧欧中紧张关系。由于贸易逆差,欧盟成员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将继续要求中方升值人民币、开放服务市场与政府采购。的确,经济萧条加上高失业率将助长极右的民粹主义思潮,成员国可能会通过减少预算、反对欧盟委员会等手段来弱化欧盟机构的作用。这股民粹主义思潮是仇外的,尤其排斥中国经济扩张,并且部分已被机会主义的中右与中左政党所利用。当然,迄今这些思潮仍停留在选战上,欧洲各国政府在有关欧盟对华贸易政策上经常采取更加实用主义的立场。然而,如果欧债危机的社会影响扩大,导致更多的政治不稳定,不仅在希腊或西班牙,而且在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中国极易成为民粹主义政客的经济替罪羊。一旦这股政治势力坐大占据更多议席,将会推动欧盟采取更加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在欧债危机期间,外贸市场与能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这将加剧欧中争取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经济外交,尤其在中东、非洲、南美等欧洲重要的直接投资地。然而,欧债危机也为中国投资者进一步参与欧洲经济提供了机遇。如吉利花费18亿美元收购因危机而陷入困境的沃尔沃汽车。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增强技术技能、管理世界闻名的品牌以及进入欧洲市场的销售网络。那些在债务危机期间希望减少公共支出的国家,尤其是东欧与南欧国家可以向处于市场低端的中国建筑与基础设施企业提供一些市场空间。

  欧债危机前,中国在欧洲的投资较少且低调。但最近对中国在欧洲的收购,舆论反映较大,因为欧洲国家一方面担心主权沦丧,另一方面担心在世界经济中因中国崛起导致欧洲衰落。尽管中国政府试图打消欧洲国家的疑虑,但危机背景下,这些收购变得更加敏感,因为欧洲舆论对欧洲企业渗入中国经济的程度也知之甚少。很少有欧洲人知道德国大众与法国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多么大份额。欧洲人没有认识到,随着中国大企业的发展与国际化,它们在欧洲加强存在,同欧洲跨国公司在中国快速发展是一样的。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主权债务危机是欧盟战后以来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不仅南欧国家深陷困境,欧元的声誉和地位也受到打击。欧债危机突显了中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从中方来看,欧洲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是导致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欧方来看,欧洲一直对中国援助其应对危机抱有期待,包括欢迎中国投资、希望中国扩大从欧洲的进口等。可以说,欧债危机拉近了中欧关系,不论是债务国还是援助国,不论是欧盟老成员还是新成员,都希望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此外,欧债危机使中欧均看到了加强金融治理和共同应对新型挑战的必要性。  

  赵俊杰(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债危机给中欧关系带来深层次的影响,体现为:中欧经贸合作力度加大,中国政府不但雪中送炭,通过购买欧债来帮助欧洲国家脱困,而且加大对欧洲的投资,共享先进的生产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加深合作关系;中欧在政治领域密切联动,中欧关系更加务实,正试图推动建立起一个应对危机的全球金融监管机制;为应对危机,中欧政府都制定并出台了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在寻求双边关系新的发力点和共识,都在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生态文明视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就充分说明中欧关系在欧债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在欧债危机中得到深化。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欧债危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欧债危机加剧了中欧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中欧关系有望获得更平等的发展基础。中国的发展势头好于欧洲,欧洲正将中国作为真正平等的经济、政治伙伴加以对待。二、在此基础上,中欧关系正从以经贸为主向政治磋商、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与安全对话并重发展,全面、深入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得以确立。三、中欧经贸关系正由过去过于依赖双边贸易向贸易与投资并重的结构转化,中欧相互投资也由过去的单向倾斜向双向平衡转化。四、随着形势变化,中欧关系将呈现合作与竞争共存的态势。由于中欧都以技术创新、新能源等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在需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的同时,双方的竞争会有所增加。如何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促进良性竞争,是中欧需要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