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欧债危机深化中欧合作 未来经济领域竞争恐增加(4)

2012年11月28日 11:0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问题三:

  欧洲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是否会有所调整?

  欧洲专家提出,欧盟在中美之间会尽量避免出现选择阵营的局面,应为促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做出贡献。中国专家认为,欧洲国家对华政策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相对务实。  

  弗兰斯保罗·范德普滕(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盟是中国和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应当尝试建立和发展一个中美欧的多边对话体系,从而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因此无论美国战略调整与否,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都会继续同华盛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中国正成为许多欧洲国家的主要经济合作伙伴,欧洲不仅仅将中国视为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视中国为投资来源地。欧盟的处境很特殊,它既要尽力维护与美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要加强同中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对于欧盟是否会偏向中美其中一方,我不认为欧盟会设定明确的立场。欧盟需要美国,也需要中国,所以欧盟必须尽可能避免出现选择阵营的局面。欧盟应当做的是,加强欧盟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让—克里斯托弗·德弗雷涅:欧盟一体化若能够进一步加深,使欧洲拥有真正统一的外交政策,则可以成为中国能够依赖的用以平衡美国霸权的制衡力量。然而,迄今由于法德英在经济利益上的分歧,欧盟未能发挥这一作用。  

  古斯塔夫·格拉茨:对于欧洲人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能否推动中国经济良好过渡,是最重要的问题。在当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如果不想跌入恶性竞争的局面,中国和欧洲需要重新平衡贸易关系。我们十分需要一个开放的贸易格局,期望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深化欧中关系,建立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欧盟和中国正在寻找以何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经济衰退已经证明欧洲和中国重新平衡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北京一直密切关注着欧洲如何处理金融和政治危机。对于中国来说,这尤为重要。中国经济的表现对欧洲有重大影响。在2009年,中国对欧洲的出口急剧下降,虽然出口量后来有所回升,但欧洲市场不可能恢复重新振作所需的动力。欧洲人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难题随时都会到来。如果欧洲要恢复活力和竞争力,必须纠正当前的失衡状态,否则它自70年代以来已建立起的货币联盟体系只会恶化。如果没有结构性经济调整,我们的实际增长注定要功亏一篑。  

  冯仲平:近年来,欧洲专注于应对内部危机,外交方面比以往缺少了活力,但无论对于美国大选还是中国十八大,还是给予了很大关注。在罗姆尼和奥巴马之间,欧洲媒体和舆论明显倾向于后者。很多欧洲民众对小布什当政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心存不满,而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欧洲人的理念更为接近。当然,美战略重心东移也使不少欧洲精英颇感失落。与2008年相比,欧洲人对奥巴马再度当选的兴奋和热情已大为减少。但由于价值观相同,历史文化联系紧密,经济合作相互依赖很深,以及军事上结盟, 欧洲今后还会将对美国关系置于其外交的最重要位置。在对华政策上,欧洲国家之间不尽相同,但总体上一直比美国更务实。这一点还会保持。  

  赵俊杰:一般说来,大国领导人的更替多少会影响到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或双边关系的走向。但我认为,欧洲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美国和中国的政策,并未因领导人换届而发生显著变化,原因主要是欧洲对美国和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关系比较稳定,还因为中美欧三大经济实体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战略纽带关系和命运共同体,每届政府都必须充分考虑其对外政策的延续性。  

  崔洪建: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对外政策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政策内向,整体收缩。近年来,应对债务、银行及财政危机,加强内部经济治理改革等成为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的头等大事和政策优先,内部事务占用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大量的资源、时间和精力,因此欧洲在对外关系上的投入有所减少,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二、为应对危机尤其是维系经济增长,在整体收缩的情况下,欧洲对外政策在某些领域如贸易、投资以及能源等方面却表现得较为强势。反映在对华政策上,欧洲开始认真重视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影响,加大了对中国出口商品和投资的市场保护力度,近来欧盟正在进行的对中国产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就是例证。同时,在市场准入、贸易再平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华施压。但是,由于需要在应对债务危机上寻求中国的支持,欧洲方面又希望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世界市场等方面与中国合作,具有较强的两面性。  

  (驻比利时记者李永群、张杰、孙天仁、刘歌 记者林雪丹、牛瑞飞采访、整理)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