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铁推动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

2012年12月05日 1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题:高铁推动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

  作者 郭军 曾勇

  记者今天从广州铁路部门了解到,近三年来,武广、广深、广珠城际三条高铁相继开通运营,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拉动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火车头。

  打造广南新城

  武广高铁打通了广州与“两湖”高铁通道,使广州市民北上湘鄂旅行时间缩短到3个半小时以内。广深高铁则在广州与深圳之间形成了一条新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进一步方便了广州和深莞地区旅客出行。广珠城际铁路在广州与珠海之间形成了一条黄金交通要道,使佛山、中山、江门、珠海4市与省城的联系更加密切。

  武广、广深、广珠城际三条高铁的开通,大大提升了广州市铁路运输能力,加速了人员流动。铁路部门数据显示:武广高铁开通之前,广州市各大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约15.6万人次;而开通后,各大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达26万人次,涨幅达40%。广州南站开通至今已运客逾3500万人次,目前该站每日到发旅客达12万人次左右。

  高铁带来的密集客流,大大提升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也使得广州城市的副中心不断向广州南站倾斜。目前,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南站新城已初具雏形,已吸纳千亿资金投入周边相关产业发展。新城规划面积约310平方公里,覆盖广州、佛山、顺德,从最初的交通枢纽定位升级为广佛都市新城、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

  “广州市已将南站新城规划列入五大广佛同城先行地区之一,我们还将其规划定位为城市次级公共中心,培育辐射珠三角的商务商贸中心,生态型现代化新住区,集出行购物、文化娱乐、居住有机互补的复合空间体。”广州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力拉动内需

  高铁日益快速的发展,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珠三角特别是广州投资和内需的作用十分明显。

  高铁不仅在沿线串起了一条资金流动、产业转移的“高铁经济带”,而且在自身发展中催生出一条集研发力量和制造力量于一体、颇具潜力的“高铁产业链”。资料显示,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达到10万多个,独立成子系统的有260余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

  高铁配套设施是这个庞大高铁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铁配套设施建设在广州市正朝产业集聚式发展。

  花都区是广东大功率机车维修基地所在地。广州市花都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机车修造基地集中体现了先进制造业的各种要素,不仅自身年产值高,而且可以拉动产业链3至5倍的产值规模。我们正以打造华南最大的机车修造基地为目标,力求在项目周边尽快聚集装备制造业新的产业群。”

  作为全国铁路四大客专维修基地之一的广州客专维修基地(大机段)、全国四大动车组检修基地之一的广州动车基地(动车段)均于2010年底在广州市番禺区落户使用。前者负责高铁线路高级修;后者是高铁重要配套项目,检修范围重点辐射华南及珠江三角地区,覆盖京广高铁南段、广珠城际铁路和沿海铁路快速通道。

  目前,正全力推进的贵广、南广等新线建设,大量采用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对广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推动旅游发展

  高铁投入运营,给广州市旅游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将粤湘鄂跨省游变成了1至3天的短线游。各种形式的“高铁旅游联盟”推动了高铁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

  在广州,“乘高铁到武汉赏花、到武当山观光”、“乘高铁到湖南看名山、品湘菜”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线路。

  在湖南、湖北,“乘高铁到广州游海心沙、逛长隆游乐园”也逐渐成为最热门的旅游去向。

  可以说,高铁的开通,催生了广州与沿线景区路线一体化,不仅实现了广州与沿线地区旅游线路的多元发展,而且还改变了原有的交通流向格局,为旅游资源整合、共创繁荣送来了东风。据统计,高铁开通后,广州到武汉、长沙等地的游客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