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铁矿石资源保障亟待顶层设计

2013年01月23日 15: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铁矿石需求的进一步增大,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日益加深,国际铁矿石价格也一路攀升,我国铁矿石国际定价权缺失问题日益突显。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与铁矿石进口国。确保未来10年我国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安全,增强我国在全球铁矿石贸易定价中的话语权能力,不仅需要我们对全球铁矿石供需现状、我国未来铁矿石供需态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和理性的认识,还需要我们加强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的顶层设计,确保海外铁矿石资源开发的投资效率与效益

  铁矿石供需总体格局趋平衡

  新世纪以来,对全球粗钢产量增长贡献最大的主要是中国。2001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为1.516亿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17.8%,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为7.17亿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攀升至约45.1%。2002年以来,在国内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不断攀升。200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0.923亿吨,占世界铁矿石贸易总量的20.3%,201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7.43亿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61.7%。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十分集中。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按数量排序依次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以2011年为例,我国铁矿石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进口量分别为29668.2万吨、14273.5万吨、7305.6万吨和3615万吨,合计占总进口量的80%。

  从目前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需求结构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主要进口铁矿石的国家和地区,近十年来进口数量基本稳定。可以说,是中国需求主导了全球铁矿石贸易。我国铁矿石对进口的整体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欧盟、美国和日本。2009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度达69%,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对铁矿石进口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

  在全球铁矿石生产方面,按成品矿计算,2011年世界十大铁矿石生产国为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南非、加拿大和瑞典。世界铁矿石的生产比较集中,前十个主要国家铁矿石产量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80%以上。2012年中国、澳大利亚、巴西生产的铁矿石均超过4亿吨。

  长期来看,铁矿石并不存在资源的稀缺。目前,铁矿石的储采比依然在70年以上,其全球资源储量在2008年为3500亿吨,为探明储量的2倍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过去10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大量资金进入铁矿石开采领域,世界主要铁矿石企业产能不断释放,未来铁矿石供应将逐渐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将快速增长,到2015年铁矿石生产将达到27亿吨,全球贸易量将达到16亿吨。未来10年,随着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投入生产,全球铁矿石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大大缓解。

  未来十年

  我国铁矿石需求持续高位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过程,必然伴随钢铁的巨大消费量。一旦完成工业化,人均钢材产量就会在人均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后达到峰值(饱和点),并在更高收入阶段有所回落并相对稳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钢材消费达到饱和点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到3500-6000美元、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其国内所需的钢材消费量基本稳定,只是随着世界及本国的经济景气程度的变化,各年的钢产量在此饱和水平线附近而窄幅变化。

  据测算,世界主要工业国人均钢材消费量峰值大体处于500-900公斤范围之内。1970年英国人均钢材消费量达到峰值477公斤/年;1973年美国人均钢材消费量达到峰值690公斤/年;1973年日本人均钢材消费量达到峰值880公斤/年;1977年德国人均钢材消费量达到峰值625公斤/年。中国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人均累计钢材消费量、人均GDP和城镇化率等指标均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因此,目前中国粗钢消费尚未达到顶点。

  考虑到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规模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我国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的“饱和点”应该超过主要发达国家的加权平均值水平。我们预计,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化工业倾向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在450-500公斤之间;到2015年,由于我国人口规模预计将达到13.9亿人,我国钢材人均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0-600公斤之间,总量可能会处于7-8亿吨之间;未来10年随着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将达到600-800公斤上下,总量可能会达到8-10亿吨。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攀升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钢材表观消费总量可能逐步回落到7-8亿吨。

  根据主要工业化国家1吨生铁大约对应1.6吨铁矿石的换算比例,到2015年,预计我国铁矿石的需求量将处于11.2-12.2亿吨(60%-65%品位)之间,未来10年前后将达到12.2-14亿吨(60%-65%品位)区间。因此,未来10年,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仍将在10亿吨以上的高位。

  加强我国铁矿石资源顶层设计

  从全球铁矿石贸易的供需关系来看,其特征可以总结为三大矿商寡头垄断的供给结构与中国进口需求独大的需求结构。目前,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趋向多元化,但依赖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的主要格局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

  未来十年,全球铁矿石的供应在满足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上供应量方面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价格,也就是我国钢铁业可持续发展所能够承受的铁矿石成本。与石油不同,我国与发达工业国家在铁矿石价格波动方面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甚至高度冲突。这是因为,一是发达工业体的钢铁业发展主要依靠本身国内废钢资源来实现循环发展;二是全球铁矿石的优质资源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里。由于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未来十年仍然难以降低,因此必须加大对铁矿石国内国际供给保障体系的建设。除了进一步强化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产业地位,同时加大高水平的国内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来保障我国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战略。

  目前来看,我国通过支持企业境外掌控开发铁矿石资源、提高权益矿保障的投资效果并不佳,一些权益矿投资项目获取成本和开发成本太高,而且由于在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所需的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不可控,一些企业对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投资遭遇了不少陷阱。因此,在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对外获取铁矿石资源方面,需要一个灵活的战略与清晰的目标。

  我们建议,应加强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的顶层设计,在海外铁矿石资源的开发策略上,投资思想应从先前的完全控股转变为部分控股,通过互相参股、矿价与钢价的利益平衡划分、共建矿山和钢厂等方式,形成上下游产业合作的新模式,目标是尽量打破铁矿石供应的垄断结构,在海外建立长期有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稳定的铁矿石供应格局,而不是不计成本的一味追求海外铁矿石权益矿占我国进口矿的比例的提升。同时,应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可以通过集合金融机构、国内外的铁路建设企业、港口建设、能源供应企业甚至民间力量,成立矿石及大宗原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我国企业进行海外矿石资源开发。此外,可考虑加大支持我国企业在境外建设钢厂和重化工业等企业,促使国内重化工业产能转移,既可利用和开发当地资源和市场,还可缓解国内重化工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压力,减少国内对铁矿石的消耗需求。  □工信部赛迪智库 刘春长 陈永广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