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如何让国企这个“亲儿子”不再“拼爹”?

2013年01月23日 15:0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国企是亲儿子,民企和外资就不是吗?市场是放开的,谁好就用谁的,如果你的产品不好,也优先用你的,这不是开玩笑吗?国企不能老想着在政府的温床上成长,这种想法一定要扭转过来。”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会上当场批评一位国企老总。

  既然“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作为国企出资人的政府,还真是不能不认这个“亲儿子”。事实上,尽管经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与国企之间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已转换成了产权所有关系,政府并不直接干涉国企的具体经营,仅仅由国资部门充当出资者的角色,对国企经营方向与绩效进行考核。

  不过,尽管在努力划清政企关系,但现实中,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关系,的确还难言真正厘清。一方面,作为企业,尽管是在市场中搏击,但却少不了会受到政府相关政策与监管的影响,另一方面,既然政府仍然掌握着相当多的资源,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也都少不了要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这个时候,面对国企、民企与外资,既然有着亲疏之分,政府是不是真的能一碗水端平,对于国企这个“亲儿子”又会否有所偏爱和照顾,恐怕并不能被完全排除。

  广州市委书记这回对国企“求帮扶”的表态,的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角色意识,以及对市场的敬畏。看来,政府这个“爹”不会无原则护犊子,而国企这个“亲儿子”,看来也不能指望继续靠“拼爹”来拓展市场。

  不难设想,假如低效率的企业,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眷顾,更多的市场机会,乃至政府采购的优先权,其实相当于一种负面激励,更意味着市场上的逆向淘汰。假如仅仅因为企业的国有性质,便可以违背市场公平准则的“帮扶”,的确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

  但现实中,是否所有的政府部门与官员,都能守住自身角色,不对市场横加干涉?

  基于此,真要让“亲儿子”不去“拼爹”,的确还不能全凭爹的厉声呵斥,而更需从制度上让“儿子”没法“拼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关系与双方的角色,看来仍有继续厘清与归位的必要。

  吴江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