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称物价不完全等于CPI 因此与感受不一致

2013年01月27日 09:0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编者按 眼看着菜价在涨,为什么CPI值变动不大?GDP年年较快增长,为何工资没涨多少?出口企业日子难过,为什么贸易数据飘红……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企业的感觉,与有关部门公布的权威数据不一致。这些“不一致”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平均数未必代表大多数,个人感受也往往因包含着个体因素而缺乏广泛性。

  为进一步让读者“读懂”数据,加深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我们从今天开始推出“如何读懂统计数据系列报道”专栏,通过街头采访、企业访问等形式,征集一些人或企业对数据的“感觉”,然后请专家就“不一致”进行解读。敬请关注。我们欢迎大家来信来稿,把你们对数据的“感觉”告诉我们,邮箱:jjrbchb@126.com。

  在众多宏观经济指标中,CPI是老百姓最为敏感的一个。每当统计部门发布国民经济主要数据时,引发议论最多的也是CPI。

  今年也不例外。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CPI同比上涨了2.6%,大大低于年初确定的涨幅4%以内的目标。与2010年3.3%、2011年5.4%相比,2012年CPI同比涨幅为近3年来的最低。

  尽管CPI全年2.6%的涨幅属于比较理想的状况,也没有出现2011年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情形,但家住北京东城区天坛西里的退休工人李润龙还是感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就说这柿子椒吧,前些日子还卖1块3一斤,昨儿我买时,都涨到了3块5!”每天出门遛弯时,李师傅和老伴总会顺便到附近早市买点菜,菜、肉价格的变化也格外让老两口在意——“以前来买菜,兜里揣点零钱就能出门,20来块钱就能买够一天的菜。现在,要是不多备着点儿,把这口袋翻个底朝天,也未必能装满我的菜篮子。”

  李师傅老两口的感受确实没错。去年12月份以来的低温极寒天气,对蔬菜生产、运输和经营均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上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临近,蔬菜、肉禽、蛋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两大因素的叠加推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对此曾做过计算,12月份全国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7.5%,约占CPI环比总涨幅的57.5%,这意味着推高物价上涨的因素中近六成来自于菜价。

  不过,菜价高低对于在某广告公司上班的白领赵元元来说并不敏感。在她生活的城市南京,房租是她每月开支中最大的一笔,紧排其后的是衣着、化妆品等消费。“去年搬了三次家,虽然租金都还在1500元左右,但离市中心是越搬越远了。”赵元元笑着说,服装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不少,不怕您笑话,我现在都是在专卖店看好了款式型号后再网购,一来二去总归还是省了点!

  CPI高的时候,物价似乎更高;CPI低的时候,物价好像也没低下来。为什么CPI走势与李师傅、赵元元他们感觉是不一致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CPI的含义是什么,要了解统计样本是如何选择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计算的。只有全面地认识了CPI,才能正确地解读好CPI、运用好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缩写,它通过度量一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来反映居民消费总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情况。

  在我国,为确保CPI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可比性,国家统计局选择了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在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设立了6.3万个价格调查点,包含了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商业形态,同时每5年对基期数据进行一次调整。

  之所以CPI数据与民众感受存在一定差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很多时候,人们关心的其实是物价而不是CPI本身。事实上,物价不完全等同于CPI,CPI也并不仅仅反映物价。

  比如,CPI只反映与居民即期消费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而股票、债券、贵金属等可视为“投资品”的商品,其价格波动并没有纳入到CPI的统计范围,而这些商品恰恰是在通货膨胀中首先涨价的。

  再如,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是不纳入CPI统计的。CPI考虑的是商品房的消费属性,只反映与居民即期消费密切相关的居住消费及服务的价格变动,即房租的升降。事实上,近些年的房价上涨正是影响了人们感受的最大因素之一。

  “普通市民印象深刻的,一般是生活必需品中单个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再加上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这些都可能对CPI数据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说。

  邢志宏解释说,普通市民往往对前几天、上周或最近的价格走势比较敏感,而统计数据公布的是上个月、上个季度或上年度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与市民当下的感受会有一定差距。此外,从统计学来看,CPI是与上一年度的同期作比较,即是“同比”,而不是同一年度内的“环比”,这往往也会给人们在理解上带来混淆。

  为此,国家统计局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次“中国统计开放日”,旨在把中国统计的产生过程更加透明地展示给社会公众,让人们更加了解统计、支持统计,使统计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专家表示,CPI并非越低越好,温和适度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控物价、抑通胀仍不能有丝毫放松。要想缩小CPI数据与民众心理感受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回到大幅提高老百姓收入特别是中低群体收入水平的路径上来。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一手要抓科学发展,把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另一手要狠抓收入分配,把我们的蛋糕分得更好。只有当居民收入的增速真正跑赢物价上涨时,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才能增强,对物价走高时的承受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对于2013年物价走势,专家认为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和抑制物价上升的因素并存。一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国内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还呈上升趋势,让未来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另一方面,去年农业大丰收、工业产能相对过剩以及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物价上涨。

  “一方面我们确实对于通货膨胀不要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只要调控得当,2013年一定能够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马建堂强调说。   记者 顾 阳 祝君壁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