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九家光伏企业8日将赴欧抗辩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2013年03月06日 10:15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欧盟‘双反’论据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公司总部和在欧洲的分公司正在联合做应诉准备,配合欧盟调查,我们不怕!”天合光能负责人刘译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近日从机电商会了解到,3月8日,中国商务部机电商会将率领天合能源、英利、无锡尚德、晶澳等9家光伏企业,参加在欧洲举行的光伏产业听证会。机电商会和企业将对欧盟提出的产业损害问题进行积极抗辩。“我们正在和企业一起整理抗辩材料,企业届时也可能会发言。在听证会上,我们将从产业损害、因果关系以及共同体利益等角度进行抗辩。”中国机电商会法律部主任陈惠清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欧盟隐瞒企业数量和总产量

  欧盟一直以来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是造成欧盟产业损害的元凶,并披露了100多家欧盟认为对其产业造成损害的中国企业。“如果欧盟6月7日发布初裁结果,其将宣布对华惩罚性关税税率。”陈惠清说。

  中国机电商会和企业表示,欧盟对此提供的许多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陈惠清举例表示,欧委会在企业清单中,有意隐瞒和缩小了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和总产量,这导致申诉企业的光伏产量占整个欧盟光伏产量的比例没能达到法律规定的25%。

  刘译阳也表示,中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的优势,“不是因为倾销和补贴,而是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我国光伏企业大部分为民企,不可能有什么补贴。”刘译阳指出,政府会对有些企业支持一定科研经费,但数量非常小,还达不到企业销售额的1%,且这种做法在全球都是通行的,中国并非个例。

  陈惠清认为,欧盟光伏产业受损,原因不在中国。她表示:“欧盟本身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体系管理不善,欧盟企业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将成本合理化,加之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等,这些原因都给欧盟生产商造成了损害。”

  英利法务总监樊振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光伏产业需求和政策力度都在减少。欧盟向我国发起“双反”,是在将其国内矛盾向国外转移。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自从案子预警和立案调查以来,很多企业纷纷寻找出路,比如到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且步伐很大。”陈惠清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我国对欧盟市场的依赖性。

  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姚子然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除了欧盟等传统市场,公司也在积极开拓亚太等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能做的我们都在尽全力做。”姚子然说。

  记者从机电商会了解到,2012年全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额为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1%。而我国对东盟和非洲光伏产品出口则出现增长,增幅分别为22.1%和10.9%。

  在刘译阳看来,未来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刘译阳说,在巴基斯坦和非洲一些国家,缺电现象严重,而当地传统的燃油发电方式成本又很高,因此这些国家对光伏发电有着潜在需求。同时这些国家日照充足,适合光伏发电。因此,天合光能去年就在阿联酋、澳大利亚、南非等新兴国家成立了办事处。  作者:李韶文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