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现供应链管理人才荒 《供应链为王》成商学院推荐读物

2013年05月21日 0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又到一年大学毕业就业难的季节,但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岗位目前很缺人才。  

  中新网5月21日电 “平安银行开展的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金融)调查数据显示,中国90%的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专门人才,72%的中国企业没有设立供应链管理部门。”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丁俊发如是说。正在升级发展的中国工商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荒。

  当前,全球企业已经进入供应链竞争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从全球采购原料到全球组织生产,再到全球运输销售,无不需要供应链管控。在2012年跃居全球最大市值企业的苹果公司,也在2012年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球供应链25强企业第一名。而许多为苹果公司代工的中国企业仍处于全球供应链低层。

  目前,专业人才匮乏极大地制约着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丁俊发指出,“国内企业高管对供应链管理非常熟悉的仅有10%。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国内仅18%的大型企业设立了相关供应链管理部门。”随着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和升级发展步伐,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国内名校商学院的热门课程。

  我国还面临供应链管理高端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一些院校为此与国际名校合作,引进师资。如清华大学与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凯南商学院合作全球供应链领袖EMBA双学位课程,还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开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人才培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思科公司三方创立了“供应链领袖项目”,联合开展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培训。上海交大联合悉尼大学商学院合作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EMBA课程。

  但本土企业还面临如何学习借鉴国外供应链管理经验的问题。据平安银行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43%的认为理念转化问题未解决。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由国内院校引进的供应链管理教材,都是基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环境,其供应链理念和商业模式和中国市场现状差异很大。适合本土供应链管理人才阅读的专业读物也十分匮乏。

  部分国内出版机构已经开始瞄准供应链管理的本土读物,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供应链教学专家,推出了一系列供应链管理类的教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中国发展出版社,也在2013年3月推出了适合本土供应链管理人才阅读的畅销书《供应链为王》。该书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和典型的商战案例,比较中外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赢得了本土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青睐,并成为国内一些商学院的推荐供应链读物。

  从汽车、粮食、食品、钢铁、能源等行业企业入手,《供应链为王》把发达国家的供应链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欧美以基金等金融资本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即 “1+N”的狮阵供应链模式。其中“1”为主导供应链的基金等金融资本,“N”为供应链环节企业,该模式更注重纵向一体化供应链建设,缺点是横向协同不稳固,代表企业如美国通用、德国大众等;另一类是在日韩以商社等产业资本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即“N+1”的狼阵供应链模式。其中,“N”为走在前面的供应链协同企业,“1”为隐身幕后的商社企业。该模式更重视横向一体化供应链协同,但缺点是纵向创新突破能力稍弱,代表企业有日本三井,韩国三星。该书还结合中国企业商业文化等,分析了“羊群效应”下的供应链管控弊端,比较欧美模式和日韩模式长处和不足,呼吁建立适应本土市场环境的供应链模式。

  “包括《供应链为王》等供应链图书的热销,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出国内企业急于在供应链管理上补课。”中国发展出版社一负责人说,中国企业要培养本土化的高端供应链人才,既需要国际化视角,也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特点。(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