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港深沪位列前三

2013年05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参与互动(0)

  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在2012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香港、深圳、上海位列前三。

  这本名为《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的报告,首次使用全市客观数据,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287个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据介绍,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由经济增量指数和效率竞争力指数组成。2012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分地区看,港澳台地区占3席,东南沿海城市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中西部地区则没有一个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10强;进入20强的中西部城市仅有武汉和成都,而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西安仅列第36位。由此可见区位优势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十分明显。从城市的行政等级来看,特别行政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要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城市。蓝皮书还对2012年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澳门、杭州、青岛、无锡、济南。和综合经济竞争力一样,仍是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分天下。

  本年度报告全部使用客观指标和287个城市的全市域的数据,在对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已成为中国城市当前所面对的迫切问题,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建设理想城市为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宜民城市、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及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

  报告认为,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需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走“防治结合”的道路,确保人居环境越来越好;走“质量领先”的道路,创造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势”;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确保生态环境的“自然优美”;走“包容增长”的道路,确保市民社会的“公平正义”;走“创新驱动”的道路,确保城市“引领未来”;走“融合均等”的道路,确保城市“反哺农村”;走“迎头追赶”的道路,确保城市“沟通无限”;走“一本多样”的道路,确保城市的“世界个性”。

  报告建议,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从国家层面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第一,实施均衡发展的经济社会战略,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均衡发展;第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市政管理体制,完善城镇的管理职能,建立城乡一体、以城主导的城市管理体制,革新公共管理理念,推进政府管理的人性化、高效化、制度化、奖惩化、竞争化,培育非政府组织,强化城市社区建设,强化城市危机应急机制;第三,建立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政策,深化财税体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四,构建提升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长效机制,完善价格调节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土地占用机制、财政补贴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