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车消费盈亏未成交锋议题

2013年05月24日 11: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讯 昨天的出租车调价听证会结束后,记者对10名消费者代表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发现10名消费者代表很少有人从自己或他人打车的亲身经历算一笔账,说说出租车调价对消费者的影响。与企业代表和出租车司机代表在听证会上陈述大量数据相比,消费者在调价后的消费盈亏计算未能成为交锋议题。

  出席听证会的代表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群体:3名政府代表,2名来自出租车企业的代表,3名的哥,5名人大、政协的代表、委员(一名提交书面意见),10名来自消协的消费者代表。

  从听证会的实况转播来看,政府、人大和政协的代表按照自己的调研,从中立角度阐述了目前出租车行业的运营状态和需要调价的各方面理由。

  出租车企业的代表和的哥代表则从自身行业的盈亏当中算账,说明提价的必要性。比如来自北方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出租车司机王建生说,“停车等候每五分钟加收1公里的租价,如果在道路严重拥堵的时段,以一小时的堵车时间计算,出租车驾驶员收24元,如果减去9.12元的应交企业费用,再减去11.79元的堵车油耗,那么出租车司机净收入一小时仅3.09元。这么一算,司机在道路拥堵的时间段的付出和收益是不成正比的。这也正应了出车赔油钱、不出赔份儿钱的行里话。”

  相比之下,听证会后网络上很多观点认为,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的发言站位却比较模糊,很多消费者代表的发言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发言区别不大。一些消费者代表仅从宏观层面概括出高峰时段打车难、拥堵路段没人去、出租汽车司机收入低、公司运营成本普遍高等问题,而没有谈到自身打车的体验和账目,也没有一名消费者代表通过算账的形式,谈谈出租车提价之后对自己生活支出的影响。张瑾是一名消费者代表,她自称对100位出租车司机和100位消费者进行了调研,“消费者中85%的人赞同最好不涨价或者少涨价”。但是她只对此一笔带过,并没有继续阐述这一部分消费者的观点和具体的打车支出,反而去谈论涨价后消费者是否还是打不到车的疑虑。一些消费者代表认为“出租车并不是百姓必须坐的,它不等同于公交”,这样的观点也让网民提出疑问,这些消费者代表是否特别有钱,平时出行是否打车?

  记者发现,听证会没有形成不同利益群体双方激烈辩论的局面,个别消费者代表甚至跳出自身从正方变成了反方,如陈鹏代表建议政府对不守信用约车的消费者设立打车黑名单。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邱宝昌表示,听证的消费者代表不应当站在行业的角度去发言,消费者代表的发言应当反映消费者这个利益群体的声音。比如这次出租车涨价,应当涨价的理由让出租车公司、司机去说就可以了。几块钱的涨价或许对一名参加听证的消费者代表来说不算什么,但也有很多市民在乎,消费者代表就应当把这些不同的意见充分反映出来。

  邱宝昌认为,听证不应当只有“听涨”的声音。听证会对听证代表的选择应当有一个制度化的东西,让那些有切身消费经历的消费者参加,并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查,并在听证会上通过“算账”实实在在地阐述自己的利弊得失。

  10名消费者代表打车消费统计图

  昨天听证会后,有网民对参与听证的消费者代表平时是否打车提出疑问,记者随即对10名消费者代表进行调查,发现只有两名消费者代表平时不打车。

  文/本报记者 蔺丽爽 制图/巨琳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