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再大规模刺激经济”凸显理性

2013年07月22日 07:42  参与互动(0)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0日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一是减少政府管制。二是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中国政府不会像2008年那样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是通过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城镇化,更好地发挥市场内生性的作用,促进增长和就业。(7月21日《人民日报》)

  曾几何时,经济一下滑忙着来“刺激”。不错,作为一种手段,经济刺激计划确实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然而它的致命缺陷在于难以持续。往往一轮投资下来,GDP是有了,发展潜力却没了。甚至由此违背科学发展和市场规律,引发诸多不良反应。不到万不得已,本不该过多“刺激”。这不仅因为“刺激”历来就不是发展经济的上策,而且,既为“刺激”,就难免有违规律,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而今,“稳增长”与“调结构”孰轻孰重的纠结再次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经济再次面临增长威胁,但我们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适度下行似乎缺少容忍度。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中国已经开启了新一轮中速增长的大周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降至7%左右,“增长下行,成本上行”趋势明显。一方面,三大红利衰减,经济增长放缓正步入一个临界点,并开始步入到一个逐步减速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减,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会消失殆尽,资本回报率和增长放缓是必然的。可以说,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中长期增速下滑与成本上升,以及内外部双重夹击的多种挑战,转型已经没有退路。

  其实,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不相悖。从既往稳增长的政策思路看,探讨的都是总需求概念。而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角度看,核心问题是内部总需求从何处产生。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需求端(“三驾马车”)做文章,出口不行了看投资,投资不行了看消费。但我们很少关注供给端的影响,即考虑劳动、资本、技术及其生产效率的新组合。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中国的农业还要“看天吃饭”,中国的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比仍过低,这些不是增长和转型应该共同发力的领域吗?

  早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杨伟民就发出警示:经济刺激措施不能常态化,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不管是杨伟民的警示顶用,还是国家主管部门的觉醒,在人们担忧是否又要搞刺激计划之际,楼继伟一句“不会”无疑让人吃了定心丸。

  需强调的是,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单是增长问题,而是对既有模式的严重依赖和路径锁定。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是“深层次调整”。目前遇到的困难是市场的问题,应该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加以解决。

  张国栋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