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年年淘汰年年过剩,产能过剩如何解?

2013年07月26日 22: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题:年年淘汰年年过剩,产能过剩如何解?

  新华社记者刘菊花、王敏

  工业和信息化部25日公布2013年首批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这19个行业都属于中国工业中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为何落后产能年年淘汰、年年过剩?如何破解“魔咒”?

  产能过剩何其多

  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在大部分工业行业普遍存在。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与2009年4季度接近,仍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

  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2012年底,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1.9%、73.7%、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同时,上述行业还有大量的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矛盾呈日益加剧之势。

  据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介绍,目前工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效益下滑。

  今年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0.6%。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说:“我们能生产各种产品,但是我们却都不赚钱了。”截至5月底,中钢协86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中,有38家亏损,亏损面达44%,户均亏损2.58亿元。

  山西一家民营钢厂负责人向记者感叹,目前一吨钢的利润仅有2.6元,买不起一瓶饮料。

  “即使钢材价格持续走低,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无意减产。企业担心市场份额流失,为防止银行停贷风险,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不断进行生产。”朱宏任表示,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不但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落后产能边淘汰边新增

  近年来,中央曾多次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宏观调控,尤其是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传统过剩行业实行严格的审批、核准制度。

  然而一大批没有国家立项、没有环保审批的钢铁项目聚集在西部地区的工业园中,这些项目投资额动辄高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一些甚至是当地的重点招商项目。

  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目前有近四成的钢铁产能都属于违规项目。电解铝行业近年来新增的1800万吨产能中,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的仅80万吨;在国务院相关部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违规新增水泥产能8亿吨。

  由于对以技术、标准、规范等促进产业自主发展的措施研究不够,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环境、秩序建立滞后,对已有的措施监督执行也不到位,导致一些达不到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的企业以不公平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

  “产能过剩反映出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经济体制转型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也暴露出我国工业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研究员张志前认为,当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中国经济实现“升级版”必须应对的重大考验。

  尽快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

  工信部25日在公布今年首批淘汰落后企业名单时要求,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化解产能首先要‘管住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建议,政府不要再去代替企业管投资、管效益,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和矫正作用,包括减少审批,建立新型准入制度,让投资者理性抉择。

  朱宏任透露,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工信部与发改委正在共同研究制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要通过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压缩一批过剩产能。鼓励地方提高标准,落实产能等量减量置换制度,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总体方案将结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特点分业施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措施,并充分发挥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格准入条件,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健全行业监测体系和产能过剩情况预警制度,加强和完善行业管理。”

  朱宏任透露,下一步,我国将通过加强土地、环保、金融、质检、安全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落实环保、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过剩产能退出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推动深化投资和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完)

【编辑:段红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