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铁路市场化红利持续释放 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2013年08月29日 10:29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实施铁路投融资改革和加快铁路发展提出具体计划。专家认为,今年以来,铁路改革的政策一脉相承,《意见》在操作层面进一步具体和细化,坚定了铁路改革的方向,也给予市场信心。

  投融资改革打破“铁板一块”

  当前,资金不足是制约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要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打破依靠发债和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老路,走向多元化。《意见》指出,“要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进一步坚定了铁路投融资改革的方向。《意见》在今年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研究设立铁路发展基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法人投入等。

  铁路投融资改革的信号已显示出市场号召力。公开信息显示,今年6月份以来,已有多个省区的党政负责人先后拜会中国铁路总公司,商谈推进铁路建设事宜。

  铁路投融资改革有望给予铁路建设更强有力的支撑。目前,连接赣闽两省的向莆铁路、天津至秦皇岛高铁、厦门至深圳高铁等国铁干线正在做开通前的准备。此外,各大城市群的城际铁路建设快马加鞭,包括南京至安庆、郑州至焦作的城际线路正在积极建设中。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认为,《意见》强调了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性,当前,最关键的是改革的政策要保持连贯性,以给予市场信心。

  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专家认为,运价改革是投融资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意见》指出的货运价格改革是对投融资改革的呼应。《意见》强调“按照铁路与公路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的原则制定国铁货运价格”,并且“建立货运价格随公路货运价格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

  事实上,从2003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对铁路货运价格进行调整。今年2月,全国铁路货物运价从每吨公里11.51分钱提高到13.01分钱,即提高1.5分钱。铁路货运价格每提高1分,大约可为铁路系统带来200多亿元的收入。提价1.5分钱,铁路系统增收将达300多亿元。

  有研究人士指出,铁路与公路货运价格为1:3是比较合理的。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铁路货运价格每吨公里16分“比较合理”,相对于目前每吨公里13.01分的运价水平,有超过20%的涨价空间。

  李红昌认为,铁路货运价格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的,合理的比价关系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此次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铁路货运价格由“价格管制”走向市场调节,改变以往价格调整“一事一议”的状态。以往铁路货运价格调整与成本上涨、投融资压力有关,而将来的价格调控还将与市场需求直接相关。“运价调控对于市场而言至关重要,这是对投融资改革的呼应,让有意参与铁路投资的社会资本看到有利可图。灵活的运价机制也有利于铁路货运更健康的发展。”李红昌说。

  改革效应值得期待

  《意见》出台后,20日,A股铁路基建板块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板块指数收涨2.04%。机车制造商方面,中国南车收涨1.69%,中国北车收涨1.38%;铁路建设方面,中国中铁收涨0.37%,中国铁建收涨1.65%;铁路信息化方面,世纪瑞尔收报涨停,辉煌科技收涨2.47%。

  从铁路投资的市场前景看,旺盛的市场需求使铁路投资前景可期。尽管曾有人担心高铁建设过于“超前”,会因为上座率不高而出现巨额亏损,但今年以来,这种声音趋于减少。在某些时段和路段,高铁也出现“一票难求”。其准点率高的优点,在民航“习惯性”延误的对比下显得更为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易鹏认为,京沪高铁开通两年多来,沿线城市的服务业和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旅游人数明显增长。

  铁路投融资改革刚刚开头,市场人士建议铁路融资政策进一步细化。比如,铁路要吸引民资,最根本是要保证收益。从现实情况看,单纯依靠铁路运营盈利较难,国外多走“铁路+物业”的方式。可以把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允许铁路企业在项目用地之外,有一定的开发用地,这需要土地政策进一步突破。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