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PMI创年内新高 经济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

2013年09月02日 10:1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微观经济领域中企业活力的上升,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作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数,PMI的连续两月大幅上升,释放出上述积极信号。中国物流与联合采购会和国家统计局9月1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PMI为5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为年内新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8月份PMI指数明显回升,经济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PMI中的订单、生产、购进价格、采购量、库存、就业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表明市场预期好转,企业对发展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随着7月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整体回暖以及市场环境的逐步向好,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8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9.4%,比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物流与联合采购会发布的报告指出,企业预期持续向好。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均保持在49%以上。这反映出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渐显现成效,企业经营状况趋于改善,信心受到明显提振。

  分析人士表示,此前代表中小企业的8月份汇丰PMI初值重回扩张区间,与官方PMI指数之间裂口出现大幅缩窄,表明中小企业预期指数有所好转。这进一步支撑了微观领域中企业活力增强的判断。

  张立群同时指出,在看到经济增长走稳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企业经营状况分化特征较强,中小企业PMI指标水平仍然偏低,需要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巩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

  赵庆河认为,大型企业稳定经济的作用更为突出。小型企业PMI为49.2%,连续17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意味着小微企业经营仍然较为困难,中央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要狠抓落实。

  市场人士表示,从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经营压力依然存在,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长期因素带来的挑战。面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利好,中小企业更应该借助当前的政策“春风”,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宏观经济的走稳向好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环境。8月PMI中诸多分项指数有力验证了市场需求的回升。无论是新订单指数还是购进价格指数,都出现明显回升,表明制造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一步释放出市场向好的信号。一系列积极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近期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的推出和落实,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在需求和市场预期变化的推动下,企业库存调整接近尾声,补库活动趋于积极。

  数据显示,8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是2013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这一分项指数与7月进出口数据的双双反弹趋势一致,我国出口形势的积极变化有望在下半年延续。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需的恢复性增长以及我国国内贸易便利化诸多举措效果的显现。一方面,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出现放缓,但是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经济的改善部分抵消了这一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近期我国陆续出台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等措施,带动了外贸企业出口积极性的上升。市场大多预计,随着西方圣诞节因素以及国内政策因素的继续显现,后期我国出口有望继续好转。

  最近两个月PMI的持续较大幅度上升以及8月份汇丰PMI重新回到景气区间,表明我国经济企稳的基础进一步牢固。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不过,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依旧复杂,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此外,虽然8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反映出市场趋于旺盛的一面,但是购进价格指数与PPI关系密切,这一分项指数的回升也意味着上游产品价格的上升趋势,会带来物价上行的压力。虽然目前

  CPI尚在低位平稳运行,但是日前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上涨导致我国上调了成品油价格,显示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犹存。因此,在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今年以来,PPI同比依旧在负增长区间,表明企业原材料成本降低,但是难以超过上游产品价格的回落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因素的叠加效应,我国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购进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对企业来讲,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充分把握住当前经济增长趋稳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进程。庞东梅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