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铁路总公司首次大规模招标 南车、北车平分秋色

2013年09月10日 10:19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有消息称,此次招标尽管数额巨大,但尚不能满足铁路总公司对机车车辆的需求,预计年内铁路总公司还将启动第二次招标,有望提升南车、北车业绩。

  9月6日,铁路总公司在其网站上公布时速250公里动车组中标人资格,中国南车旗下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部91列时速250公里动车组。

  记者联系了中国南车以求证上述消息是否属实。中国南车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铁路总公司招标都是通过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建设公司进行的,所以去公司网站可以查找。”

  随后,记者在上述公司官网上找到了《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明确了中国南车动车组中标消息。另有消息指出,此次中国北车也获得全部46列时速350公里高寒动车组,以及5列时速350公里非高寒动车组。此次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招标。

  中标机车数量相近

  订单金额平分秋色

  据记者了解,此次大规模招标,共涉及大功率机车795台、动车组159列、货车接近2.9万辆、客车726辆,总金额超过500亿元。

  作为本次招标的大头,动车组的中标情况成为焦点。而此次动车组招标共159列,其中包括时速250公里动车组91列,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350公里高寒动车组46列,时速350公里非高寒动车组22列,采取竞争性谈判的形式。

  最终,中国南车获得全部91列时速250公里动车组,以及17列时速350公里非高寒动车组;中国北车获得全部46列高寒动车组,以及5列时速350公里非高寒动车组。

  另据了解,此次中国南车的91列动车组的单价约为1.3亿元左右。由于动车组是南、北车利润率最高的产品,因此这次招标将对两公司今后一个时期的业绩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上述说法,记者从南车和北车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中国南车宣传部工作人员昨日对记者表示:“此次中标将对南车下半年业绩形成良好的支撑。”而北车方面也是如是表示。

  此次招标中,除动车组外,795台大功率机车的招标也备受关注,而此次中国北车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斩获436台大功率机车,南车方面中标359台。

  该分析师表示:“虽然在机车数量方面南车处于下风,但在机车订单金额方面,南、北车可谓平分秋色。”

  另外,有消息称,此次招标尽管数额巨大,但尚不能满足铁路总公司对机车车辆的需求,预计年内铁路总公司还将启动第二次招标。“如果铁路公司招标继续启动的话,对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来说会形成绝对的利好,作为我国机车制造‘双雄’,虽然上半年业绩平平,但如果能连续得到订单,下半年以至将来业绩都会得到良好的支持。”上述分析师称。

  南车、北车下半年

  业绩增长有望

  8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同时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受经济增速放缓,铁路产品招标延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两公司盈利均略有下滑。中报显示,中国南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3.83%;中国北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5.39%。

  上半年中国南车动车组业务下滑63.32%,主要由于动车组招标暂停近三年,在手订单基本交付完毕,交付量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交付了神华公司新8轴大功率电力机车,而且机车维修业务增长,弥补了由于国铁机车招标停滞导致的收入下滑,报告期内机车业务增长3.34%。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南车中报显示,公司新产业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85%,其中风电设备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59.48%;而中国北车所从事的战略新兴业务(风电业务、智能气动机械设备业务及节能环保业务)的营业收入也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8.82%,实现营业收入逾15亿元。

  中国南车党委宣传部部长曹钢材表示,“去年,中国南车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占据了70%的订单份额。今年上半年,即便遭遇了一些暂时性困难,公司仍然通过努力,实现了此前预设的目标”。

  有分析师表示,北车方面尽管上半年铁路产品招标有所延缓,公司加大对各业务市场拓展(现代服务、新兴产业营收增长较快),因此,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7.94%,随着下半年营收增速的改善,销售费用率会有所回落。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55%,主要是由于工资性附加费用增加、计提的安全生产费等所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了9.60%。

  而该分析师也表示,伴随年内招标车辆逐步交付,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快速回升,未来2年至4年国内高铁、城轨迎来通车高峰,这也会保证车辆需求持续增长。杨 萌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