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双18标准”引领公车采购风向

2013年10月10日 08: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目前,各地公务车采购项目开始逐渐增多。因为按照政府采购预算审批流程,一些获得批准的预算资金往往安排在下半年,从而导致下半年成为公务车采购传统高峰期。而从近段时间的公务车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来看,所采购的一般公务车全部为1.8L以下、18万元以内的轿车。

    一般公务车采购严格执行“双18标准”

    早在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中办发〔2011〕2号)(以下简称《办法》),对公务车配备、采购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根据新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按每20人不超过1辆确定,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标准下调至1.8L以下、18万元以内(简称“双18标准”)。自此,“双18标准”成为公务车采购的准绳。

    《办法》颁布后,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中排量超过1.8升、价格超过18万元的公务用车就已经停止采购。到2013年,江苏、山西、浙江、河北等各省协议供货中,对一般公务用车的要求也都是1.8L以下、18万元以内。

    相关政府采购官员表示,经过两年多的贯彻落实,公务车采购“双18标准”已经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采购一般公务车都会遵循这一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刘恒斌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公务用车正处于整顿期,严格审核公务车采购,只要有新购买的一般公务用车,都遵循国家颁布的“双18标准”。

    湖南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胡晓宏也认为,《办法》出台之后,“双18标准”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都已按新标准严格执行。

    “双18标准”实施后,各个汽车厂商的迅速跟进,推出符合要求的小排量车型 ,如 东 风 雪 铁 龙 就 迅 速 推 出 了C4L1.8L车型。

    节能、安全、舒适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仅仅只是排量和价格符合要求,在公务车市场的竞争力显然不够。根据政府廉洁执政以及节能减排的需要,当前满足“双18标准”,并且在动力和节能方面达到最佳性价比的车型,更符合政府严谨、实干、亲民的执政新形象。

    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促使汽车厂家研发适合公务车市场需求的新车型。以东风雪铁龙C4L1.8L车型为例,该车外形时尚大气、空间舒适宽敞、动力强劲油耗排放都较低、安全性能突出,这些特点也恰恰符合政府用户的需求。

    在传统观念中,舒适安全是公务车的重要标准,而新政下节能减排则成了公务车的“硬指标”。因而,“务实”便成为公务车市场的风向标:满足公务车对性能、质量的较高要求,同时还得低油耗、价格合理,这是公务车对车企提出的新要求。

    公务用车使用频次高、时间长,驾驶者和乘坐者对于车辆的舒适度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安全性也是政府用户比较重视的方面,特别是一些经常外出的部门需要到环境严酷、路况复杂的地区,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就更高。因此动力出众、安全性见长,同时又满足双18标准的车型将会脱颖而出。

    而 东 风 雪 铁 龙 适 时 推 出 的C 4L1.8L恰恰符合这些标准:价格适中、油耗较低却又不牺牲中高级车舒适安全,在动力和节能中实现了完美平衡,因此一推出就得到了公务车市场的关注和肯定。

    公务车市场引领私家车消费导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公务车采购量仅占我国汽车市场的2%左右,市场容量并不大,并不能对汽车市场的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车企看重的是公务车带来的社会示范效应,以及这种效应对品牌和销量的拉升。

    事实上,经过公务车市场考验的车型更容易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教授徐焕东表示,“进入公务车市场,一是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二是培养起了未来私家车市场的品牌消费导向。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色,很多消费者爱面子,喜欢按官员的标准购车,所以公务车市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很明显。”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政府官员使用的东西代表着高价值、上档次、有品味,一个品牌在公务车市场被广泛认可,也就意味着普通消费者更容易“跟风”。

    其次,经过公务车市场层层筛选、长时间驾驶的车型,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市场竞争力强,也更容易受到普通消费者的信赖。公务车配备标准下调到1.8L、18万元,将带动1.8L轿车在私人消费市场也会受到青睐,政府采购行为的示范效果对私家车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