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联储维持宽松政策几率大增

2013年10月10日 08: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据外电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定于美东时间9日下午提名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接替本·伯南克,出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如果这一任命获得国会批准,耶伦将成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首位女舵手。如何处理前任留下的重大“遗产”———量化宽松政策,将成为耶伦明年初履新后的最大考验。

    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于明年1月底卸任,今年以来全球市场都在关注继任者的人选问题。9月15日,呼声一度超过耶伦的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考虑到来自国会的阻力而主动退出,令这场央行宝座之争失去悬念。从那时起,美国财经界普遍认为,耶伦已胜券在握。

    资料显示,现年67岁的耶伦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工人阶级聚居的小区,父亲是一名家庭医生。她拥有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学等名校任教,以治学严谨著称。口碑甚佳的耶伦于2010年经奥巴马提名出任美联储副主席,之前还曾担任过美联储理事、克林顿总统任内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过去几年中,耶伦成为伯南克的左膀右臂,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刺激措施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也是力主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提振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鸽派”人物。

    与得到奥巴马本人青睐的萨默斯相比,耶伦得到了更多来自国会和经济学界的支持。7月末,20位民主党参议员签署了一份写给奥巴马的信件,敦促后者选择耶伦,称耶伦所体现出的独立、严谨和敢于挑战传统思维的勇气,都是美联储主席所必备的品质。此外,200多名经济学家也在上个月联合发表公开信,希望奥巴马提名耶伦接任伯南克的美联储主席之位。公开信说,支持耶伦任美联储主席“综合了学术和公共政策利益双方面的因素”。参与署名的包括多位重量级经济学家,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克里斯蒂娜·罗默等。

    此外,耶伦对于美国经济发展轨迹的真知灼见,也为其最终胜出加分不少。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耶伦被同事视为数据狂人,痴迷于经济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她不会随意在美联储的会议上做出任何决定甚至发表言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在2009年至2012年美联储官员发布的公开经济预测中,耶伦的预测一直最为精确。耶伦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几年就房地产市场风险发布了数次预警,还在美联储2007年12月份的政策会议上警告信贷危机会进一步恶化、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非常高。

    分析人士认为,从政策的延续性上来说,耶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耶伦的提名获得国会通过,美联储可能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直至美国就业市场前景明显改善。换句话说,在伯南克为数不多的任期内,美联储在量化宽松政策上将按兵不动。对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耶伦一直认为,强有力的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过早退出反而弊大于利。去年11月,耶伦在演讲中支持美联储将超低利率维持至2016年初,要比市场预期的更晚一些。有分析指出,作为美联储中的“鸽派”代表人物,耶伦执掌美联储后将尽量守住前任伯南克的政策成果,不会贸然执行退出策略。在9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宽松政策不变,每月购债规模仍维持850亿美元,而此前市场大多猜测美联储可能在本次会议上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还有分析人士称,耶伦若当选会让美联储立场更加强硬,她将会让美联储的领导风格变得更强有力,与现任主席伯南克的低调作风截然不同。

    作为未来的重臣,奥巴马自然寄予厚望。他在8月初透露了自己为新任美联储主席定下的目标———新任美联储主席应当关注控制通胀,更应当注重创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维持通胀稳定、保持良好的货币政策、保证美元币值,是其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实现充分就业是另一部分。目前的挑战在于,美国仍有大量失业人口以及长期失业人员,美国经济仍然不景气,经济增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奥巴马说。

    提名消息传出后,得到了华尔街和美国国会的积极响应。美国国会参议院民主党资深议员舒默表示,预计耶伦将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参议院批准。另一位民主党参议员杰克·里德则称,耶伦获得提名当之无愧,在国会中将会获得跨党派的支持。还有报道援引高盛的观点称,参议院否决耶伦提名的可能性很小,但考虑到债务上限纠纷难解以及美联储收缩量宽政策的不确定性,参议院不太可能在12月份美联储举行最后一次货币政策决策会议之前正式确认这一提名。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