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姚景源:把稳物价放重要位置 应保持稳健货币政策

2013年10月17日 01: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姚景源:把稳物价放到重要位置

  应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反垄断、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

  □记者 方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当中,中国还是要把稳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16日在“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上表示,如果中国能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然后加大反垄断的力度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的力度,国内的物价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状况。

  姚景源说,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2013年,要把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控制在3.5%以内。10个月过去了,是2.5%,现在还剩11、12两个月,尽管现在学者们和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意识到,这两个月CPI恐怕会在3%左右,甚至略高,但是全年来看,现在就可以断言达到了目标。这是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取得的一个来之不易的成就。

  为什么说现在稳物价的成绩来之不易呢?因为价格的上涨取决于众多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姚景源说,所谓外部因素,经济学上把它叫做输入性通货膨胀。由于中国自身的资源状况难以支撑现在的增长方式,相当多的资源要素要靠国际市场,比如原油现在55%以上要靠进口,铁矿石一半以上要靠进口,就是吃的大豆和豆油,中国也要买进来全世界贸易量的70%。所以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进口国,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势必通过进口这一渠道传导到国内,进而推高国内的物价。近年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对于中国的物价上涨是一个强有力的推手。

  姚景源表示,物价上涨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到自身的原因。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问题根本上是货币问题。也就是说,在研究物价上涨的时候,要检讨货币政策。

  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广义货币(M 2)的数量是15万亿元,但今年上半年是105.45万亿元,这显然会推高物价。这种货币状况也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系。中国过去较长时间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于是发放了大量的信贷,2008年到2011年这4年间就发放了28万亿元,这是推高物价的根本原因。今年之所以在稳物价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则是因为政府始终保持了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不紧缩,也不扩张。

  姚景源说,中国物价上涨有一个结构性特征,就是越是贴近民生的产品涨得越厉害,比如肉、禽、蛋、菜等。这些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推高CPI的贡献率基本上是在70%左右。食品价格上涨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农业技术薄弱。中国的农业是千家万户小生产要和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可是农民自身解决不了这个对接,所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就成为了薄弱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散经营的农产品生产存在周期性,于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都落在了中间环节,农民及城里的消费者都得不到好处。解决物价问题,重在解决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农民没有话语权,所以要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提高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还要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