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养老:一张床位要等166年?

2013年10月30日 14:49 来源:滨海时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一张床位要等166年,再次将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的话题推向公众视野。

  一张床位要等166年或许是极端个案,但反映的是我国养老服务资源稀缺这一普遍问题。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22.24张。床位供不应求,进养老院自然要苦等。

  要解决床位少的问题,根本之策是增加供给。那么,该由谁来供给?养老是基本的民生需求,政府购买并提供养老服务责无旁贷。不过,各级政府财力、人手毕竟有限,全部指望政府是不现实的。要补上这个缺口,需要引入民间资本。

  事实上,各类民间资本也在进入养老市场,但步伐并不轻松。原来,开办养老院前期投入大、运行风险高,而一些地方对用地、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的落实“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新开的民办养老院都在郊区,子女要探望、老人想回家都不方便。民办养老院要自负盈亏,只能将成本转移到价格上。价格高、位置偏,民办养老院被消费者晾在一边也在情理中,这令收回成本难上加难。据报道,长沙某民办养老山庄因长期无人住,已成为“空城”。

  要满足养老要求,就要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公办养老院应集中发挥托底作用,对“失独”、“三无”、“五保”等困难老人进行兜底保障;另一方面,要走出政府包揽思维,集聚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办养老院。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让好政策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

  养老院,说到底只是养老产业的一种业态形式。民办养老院举步维艰,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的缩影。有机构测算,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2050年前后将达年均5万亿元。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将催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从2010年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可见,发展养老产业大有可为。

  解放那只被捆住的无形之手,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民办养老院为突破口,打开养老产业发展的新天地,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可期,而且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摘自《人民日报》) ■ 成慧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