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企业“跨界”成风 互联网金融后劲几何?

2013年11月05日 10:59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近一时期,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纷纷涉足金融行业,互联网巨头“跨界”成风。传统金融行业将受何影响?互联网金融能否后来居上?

  互联网企业“跨界”成风

  10月31日上午,百度理财平台上线第二款理财产品“百赚”,可1元起投,投资、赎回无手续费,可参考年化收益率为4.816%。

  10月21日,百度公司曾表示,百度金融中心理财平台将推出目标年化收益率8%的理财计划“百发”。在监管层介入后,10月28日上午,百度“理财平台”如期上线,但并未推出“百发”,而是推出华夏基金的“现金增利货币基金”,可参考7日年化收益率为4.933%。尽管收益率远未达到“8%”,该理财产品仍然受到热捧,当天销售超过10亿元,参购用户超12万人。由于瞬间申购人数过多,百度理财网站甚至一度宕机,无法正常访问。

  从今年6月份以来,互联网企业“跨界”金融的势头越发明显:6月13日,阿里巴巴上线“余额宝”业务,用户将支付宝中的资金存入“余额宝”,即自动购买天弘基金旗下“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7月,新浪发布“微银行”;9月,互联网巨头腾讯与浦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消息显示,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也将与华夏、易方达等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类似的理财产品,计划年底上线。

  互联网金融威力初现

  尽管互联网巨头开售理财产品的时间并不长,但“互联网+金融”的威力已初步显现。

  数据显示,经过短短三个多月的发展,到今年9月末,“天弘增利宝”资金规模已达556.53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公募基金和货币基金。目前“余额宝”开户数已超1600万,货币基金累计申购已超过1300亿元。

  天津市民丁女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是5万元或10万元起售,无法满足大家“零钱理财”的需求;信托产品一般是100万元起售,更是遥不可及。自己以前每个月都和同事攒一些钱,一起购买在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现在“余额宝”和“百度理财”都可以1元起售,且年化收益率和银行理财产品相差不多,对她很有吸引力。

  截至三季末,“天弘增利宝”总资产中84.52%都是投资于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百度理财”也主要投资于期限在1年以内的国债、央行票据、银行存单等安全性较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

  尽管货币基金支取灵活、投资门槛低、收益稳定的特点更适合居民的“零钱理财”,但在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入之前,货币基金这一投资品种并不为大众熟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为3042亿元,至三季度末,总规模上升至4802亿元,其中“余额宝”贡献了557亿元的份额。天弘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弘基金目前管理的基金总规模为668.29亿元,“余额宝”的资金占了绝大部分,阿里巴巴的加盟为天弘货币基金的迅速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能否后来居上

  互联网企业纷纷跨入金融行业,传统金融行业将受何影响?互联网金融又能否后来居上?

  记者采访发现,“余额宝”的投资下限仅为1元,账户内的资金可实时用于网上购物、转账、信用卡还款、充话费等,且可随时支取;百度所售理财产品,也是1元起投,投资、赎回没有手续费,相比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确具有独特优势。

  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认为,余额宝的收益率一般在4%~5%之间,远高于活期存款利息,随着市场推广,必将有更多的活期甚至定期存款流入;另外,对于银行理财客户而言,大量达不到银行理财门槛的资金,也必将被余额宝分流,这都将对传统银行产生竞争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孙宝文教授认为,银行所售理财产品,对接的是相对中高端的理财需求,“互联网金融”瞄准的是相对低端、零散的理财需求,两者定位不同。从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实质性的冲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颖认为,互联网企业所售产品仍是货币基金,产品实质没有变化,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只在渠道而并非产品。如果银行业加大对互联网渠道的重视程度,互联网企业很难说有绝对优势。

  天津市某城商行副行长李先生告诉记者:2012年底,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高达7.6万亿元,庞大的市场很难被轻易撼动。互联网企业虽进军金融行业,但并未涉足存贷业务,短期内也很难对银行的核心业务形成冲击。但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在互联网金融面前,银行业普遍增强了危机意识。传统金融机构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也必然要向互联网“跨界”。邓中豪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