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气荒来袭“煤改气”催热“煤制气”

2013年11月07日 10:3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种种迹象显示,今冬气荒可能较往年更为严峻。各地为确保实现环保目标大量上马的“煤改气”项目,或成为引发今年天然气供需形势严峻的最大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发改委除了祭出“三桶油”增产、规范煤改气和需求侧管理三大举措外,还给出了另外一条用增量应对变量的方式——加快推进煤制气项目。

  在煤价下降、气价上升的趋势下,业内普遍看好的煤制气行业,有望受气荒影响,近期获得政府部门的扶持。动辄数百亿计的投资,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正面带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但业内人士提醒,无论是解决气荒问题还是拉动投资,我国发展煤制气仍将延续“适度发展、升级示范和总量控制”这一思路。在“路条”最终没有变成订单情况下,对市场前景应保持理性。

  气荒再度来袭

  “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形势严峻。”这是近日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补充通知”中的第一句话。在该通知中,发改委一方面要求“三桶油”保持气田高负荷生产,增加进口,另一方面继续强调搞好需求侧管理,以此对可能到来的气荒做出部署。

  在下发该通知的同时,发改委又发出另一紧急通知,解释了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形势严峻的原因。出于大气治理的需要,各地在没有落实气源的情况下,大幅上马“煤改气”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天然气的供需矛盾。

  发改委要求各地在审批、核准“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项目时,须将已落实的气源规划或项目实施单位与天然气供应企业签订的供气合同作为前置条件,没有落实气源的项目不予批准,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今冬明春的天然气缺口究竟有多大?早在今年4月,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即表示,公司计划今年供气1070亿立方米,但社会需求达到1150亿立方米,存在80亿立方米的缺口。今年9月底10月初,中石油向一些民营LNG公司通报,如遇极端天气,全年供气缺口将达135亿立方米。

  13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以往每年缺50亿立方米就是极值了,如果按照中石油的数据今年缺130亿立方米,将是去年的2-3倍,意味着冬春之季平均每个月的缺口是20-30亿立方米,这已经相当大了。”

  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不排除中石油通过强调气荒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但近期发改委在一个月之内连发三个通知强调保供,并且用不少篇幅强调煤制气和管道等具体项目。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这也正面印证了今年气荒的严峻程度。

  上述人士认为,在供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煤改气导致需求增加。“原来冬季向外供气的新疆,今年因为大量煤改气项目,可能自用都有困难了。”除了煤改气外,影响需求的另一重要变量就是天气因素。如果今年冬天全国出现极寒天气,那么今冬明春天然气供给必然吃紧。

  今年的天然气供需形势究竟有多严峻?中国证券报记者向发改委有关人士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每年发改委都会就迎峰度冬出台通知,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尽管也强调供需形势严峻,但最终会平稳过渡。因此通知的目的是要有关方面加强预防,希望媒体不要对气荒做出过分解读。

  煤制气缓解供气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要求“三桶油”增产和对需求侧进行管理外,发改委在接连下发的两次通知中,都给出了另一解决办法:煤制气。

  发改委在两个通知中都提出要新疆庆华、内蒙古大唐煤制气项目要及早投入使用,并且相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在内蒙古等地合理发展煤制天然气直供北京的可行性方案。

  《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要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煤制天然气约150亿-180亿立方米,即占国产天然气的8.5%-10%。这是一个零的突破。

  目前看来,在国产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供给短期无法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煤制气是短期内提高供给的最为可行的方式。目前正在建设和拟建的煤制气项目,单个项目平均设计产能大多在40亿立方米左右,因此即便一个煤制气项目投入使用也可极大缓解冬春之季的供气缺口。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核准了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分别是大唐发电克旗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大唐发电阜新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内蒙汇能年产16亿立方米项目和新疆庆华集团年产55亿立方米项目。这四个项目最有可能在“十二五”期投产并达产,总产量将达到151亿立方米,与上述规划相当。

  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能源局已经开始摸底到2020年煤化工产业的总体规模。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煤制天然气产能有望达到600亿立方米。按照全口径上限投资额计算,如果每亿立方米煤制气投资额为6亿元计算,到2020年我国煤制气累计投资规模为3600亿元左右。

  中金一份研报认为,今后几年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将向1998年-2003年的艰难程度靠拢,新一届政府挤泡沫、去杠杆以及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导致煤炭需求将面临进一步的增速放缓甚至下滑。这种情况下,中国煤炭价格将进一步下行,低煤价将使得煤化工企业更加具有成本优势,而经济增速下滑则需要高投资项目带动经济发展。

  理性看待煤化工项目

  煤价下行、气价上行以及天然气供给连年吃紧,对于煤制气产业而言是利好,将提高地方和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的积极性。但长远来看,对煤制气行业的发展仍应理性看待。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未来几年国家发展煤化工,仍将延续“适度发展、升级示范和总量控制”这一思路。从国家层面讲,发展煤化工仍需考虑行业总体规模、水资源等多种因素。因此,煤炭价格下跌和库存增加以及拉动投资等,只能成为煤化工行业投资加速的外在条件,不会成为国家制定煤化工产业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据了解,尽管发改委近期连续批了多个煤化工项目“路条”,但“路条”只是开展前期工作,对于投资额动辄数百亿的大型项目,没有国家核准,企业层面很少敢真正进行订货。因此,拿到“路条”对于煤化工设备销售及工程的实质带动意义不大,期间也会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据广发证券分析师唐笑统计,截至9月底,国内煤制气项目规划数量在60-70个之间,总体规划规模在2600-2700亿立方米。分地区来看,绝大部分项目位于新疆和内蒙古。分阶段来看,约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尚处于立项前期工作阶段。

  中国证券报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多个拿到煤化工项目“路条”的企业,并不急于开展后续工作,以至于发改委进行催促。其中一家企业,还撤回了其煤制气投资方案。这与煤化工行业投资大,方案设计复杂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于正在规划、已经申报甚至是拿到“路条”的煤化工项目,究竟有多少能转化为实际投资,仍需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王颖春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