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意义不亚于WTO

2013年11月13日 17: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李晓喻)“签订BIT对中国的意义不亚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及商界高度关注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蔡从燕13日如是说。

  蔡从燕在13日召开的第二届中美投资贸易及法律论坛上作如是表示。

  所谓双边投资协定,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鼓励、促进和保护本国公民在对方境内投资而签署的双边条约,内容主要涉及投资保护的范围、投资待遇、征收与补偿、货币汇兑和争端解决等内容。

  中美BIT谈判启动于2008年。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两国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启BIT的实质性谈判。据了解,BIT将推动两国外商投资,有利于开放市场,但在服务业准入等方面,双方仍存在分歧,目前双方仍在谈判之中。

  蔡从燕指出,一旦实行BIT,意味着中美两国企业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中国政府将难以为企业提供保护。这对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严峻挑战,更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实行BIT将导致中国投资体制和现有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推动建立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

  在此情况下,蔡从燕认为,中国如果与美国签订BIT,其深层用意在于以开放促改革,表明政府依照国际惯例来管理境外投资的改革决心,而不单纯为了倒逼企业增强竞争力。“从这一角度看,上海自贸区也是在为BIT积累经验。”

  这一论断亦得到部分美国商界人士的支持。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TimStratford认为,实行BIT除了会搅动市场、加剧竞争,更大的意义在于促进中国的经济改革。

  事实上,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心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已有所表现。公报指出,要放宽投资准入,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