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贴息存款行情一再降温 揽储人称“好光景不再”

2013年11月27日 09:29 来源:杭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眼看着2013年快要过完了,“资金中介”张政(化名)的生意仍未见好转。

  “以前行情好时,一天可以做40多单,现在有十几单已经很不错了。”作为游走在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中间商”,张政的生意说白了就是做“贴息存款”。

  所谓贴息存款,就是资金中介为了拉存款,会在央行法定存款利率上再补贴存款人一部分利息。不过与往年动辄3%、4%的贴息价格相比,今年的行情有些淡。100万元定存一年的贴息利率只有2.5%-2.55%,10万元的仅2.25%。

  行情趋淡揽储人感叹“好光景不再”

  每逢临近年底,银行揽储压力加大,各种贴息存款的信息就充斥着各大论坛,甚至前年还有存款中介在超市门口摆摊,揽储的手段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不过今年已很难再看到这种现象。

  “现在做我们这行的越来越少了,一是风险大,二是利润薄。”张政自称有4年的“从业经验”,见惯了该行当“起起伏伏”。而提起行情最好的2011年,他仍然“念念不忘”很有话讲。“那个时候,储户一年定存100万元可贴息5%以上,揽储人一天接单40多起轻轻松松。”可如今,他有时一天打四五个电话也约不来客户。

  张政抱怨称,生意难做,弄不好还可能会亏本。“拉一单100万元的存款,我也就提成500元,如果客户中途把钱取走了,那2万多元的贴息款就得由我赔付了。”他说,贴息率一降下来,对客户吸引力大大下降,很多资金中介干脆转行不干了。

  当下市场储户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贴息存款的行情就开始趋淡。例如在年初的时候,100万元的存款可以拿到贴息约4%,但是到了六七月份,已经降到了3%以下。对此,业内人士称既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银行特别重视对月末、季末、年末的考核,所以一到相关节点就要“冲任务”。但去年以来,监管层弱化了时点余额的考核力度,并三令五申禁止“高息揽储”,使得市场对贴息存款的需求逐渐减少。

  此外,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周建荣老师认为,高息揽储行情趋淡和企业需求降低也有关系。他说,贴息款和揽储人中介费其实不是由银行支付,而是贷款的企业付的。“受大环境影响,一些企业经营状况不太好,他们就不愿意再出高价钱贷款。”

  没有需求自然没有市场,而如今金融市场里,储户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据报道,随着年末临近,一些银行已经开始调高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如某银行一款产品投资期限为98天,预期收益率达到5.65%,这对储户吸引力不小。

  贴息存款

  仅仅是多走一个程序?

  律师:当心以“高额贴息存款”

  为由骗局

  对于储户关于“贴息存款有没有风险”的问题,资金中介多回答道,贴息存款和按正常程序存款唯一区别,就是多走一个贴息的程序,多得到一笔可观的贴息收益。果真如此吗?

  昨日,浙江六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杜会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贴息存款一般采取口头协议,一旦对方存在欺诈行为,本金就可能收不回来。“这样的案例,在杭州也曾经发生过。”据悉,2011年,本报曾报道过因为轻信高额存款贴息,杭州三个人被骗走4050万元。

  另外,杜会云还认为,如果排除这种欺诈行为,贴息存款还存在贴息是否能全部拿到的风险。“因为有些中介贴息款可能不会一次性打给客户,一旦违约,就会给客户造成损失。”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