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习酒文化战略价值凸显 与“爱”同行成就品牌佳话

2013年11月27日 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27日电 (财经频道 黄艳艳)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滇黔川三省孕育了我国众多的知名白酒品牌,近年来逐步从贵州走向全国的习酒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习酒的品牌活动多与“爱”相关,新人之爱、仁者之爱,成就了习酒特殊的品牌定位,而这种对于人文精神的传承发扬,在习酒的市场表现上已经效应初显。

  风雨61年,贵州习酒始终践行着“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的核心价值观。近日,习酒销售公司品牌企划总监徐郢接受了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专访,对习酒的品牌战略进行了详细阐释。

  新人之爱:喜事喝习酒已蔚然成风

11月10日西江苗寨举行的“百对新人苗族婚礼”现场
11月10日西江苗寨举行的“百对新人苗族婚礼”现场

  “木头浪里流, 客来喜心头,请到我家来,喝杯迎客酒。”居住在贵州大山深处的苗族同胞能歌善舞,热情豪放。“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是少数民族婚嫁等节日的真实写照。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习酒是喜酒,喜事喝习酒”就在“好酒”的贵州百姓坊间乡里流传开来,如今已蔚然成风。高档包装、中低档售价的习酒双囍因其典型的酱香口感,时尚喜庆的外观,已成为老百姓婚庆等喜宴必备的佳酿,同时也是老百姓逢年过节的餐桌酒品。

  在美丽的苗乡侗寨,凡有婚嫁活动,主人都会在寨门或家门前用鲜竹做一道迎宾门。门前用桌子或二人凳拦住,用红线或花带吊着一只牛角,一头拴在迎宾门的正中央,一头拴在牛角的角尖上,盛上满满的美酒,拦门的姑娘用手捧着等着客人的到来。喝过拦门酒才能进家做客。

  婚礼现场特色的“苗家长桌宴”、“新娘挑水”、“鸿运当头”等具有苗族寓意的仪式伴随这抑扬顿挫的“酒歌”和欢快的舞蹈将现场烘托得热火朝天,宾主饮酒谈笑一起祝福新人婚姻美满、百年好合和分享喜事带来的快乐。

  11月10日晚上8点 ,“百对新人苗族婚礼”在美丽的西江苗寨正式举行, 据悉,这次活动拉开了习酒“喜事季”的序幕,从今年年底到春节,在即将到来的喜事高峰里,习酒将会组织更多的这方面的活动,营造“喜事季里喜连连”的欢乐气氛,同时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习酒的“喜文化”。

  习酒公司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苗族文化是贵州多彩文化的代表,习酒作为贵州白酒的代表,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亲缘性。同时,苗族的“喜文化”也是中华“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酒倡导的“喜事喝习酒”与之高度契合。 “丹心两朵酿习酒,相敬一枝并蒂莲”, “一生常伴共醉,一世白首相随”习酒带给人的不仅是为喜事助兴的美酒,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仁者之爱:助力山区学子 汇聚“爱人”之心

  赤水河畔边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习酒。作为赤水河的中游腹地,清澈透明的水质,口感甘冽清甜,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条件,不仅酿造了口感醇厚的习酒,更赋予习酒人的淳朴个性。

  孟子曰:仁者爱人,在发扬西江苗寨的特色婚礼文化的同时,习酒更没有忘记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2006年,习酒成立了 “习酒•我的大学”公益基金,到目前为止,此项目已从最初员工之间的互助,发展为惠及全国7000余名寒门学子的公益事业。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大学的入学费用,对于一些偏远地区部分孩子的家庭而言,可能是一笔天文数字。”徐郢说着习酒人的所见所闻,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很多小孩都是穿着破旧的鞋走山路去上学,路很窄,孩子都贴着车走,甚至盘桥过河,非常危险。早上九点多还有小孩依然在往上学路上赶。他们身上背着包,饭盒里放着午餐-馒头咸菜,单行都要两到三个小时。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却是对知识的渴望。

  更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因为受制于经济条件而不得不放弃自己梦想,对于“中国梦”,习酒人的理解就是更加坚定了要把“习酒•我的大学”做大做强,帮助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据了解,目前习酒公司已形成大学生“入学帮扶、现金捐助、励志奖学金、创业起跑线”一体的公益资助体系,更发动供应商、经销商及媒体合作伙伴参与进来,汇聚更多的爱心,形成一条公益产业链。

  徐郢表示,品牌效应就能影响到更多人,而“爱人”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习酒接下来会整合更多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希望习酒的爱人价值观能影响更多的人伸出“爱人”之手,行“爱人”之举。(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