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象屿海沧保税区料成厦门自贸区主体

2013年11月29日 10: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近两个月之际,各地相继掀起了自贸区申报热。日前,据媒体报道,厦门已成立了相关申报工作组,其中海沧区也于日前正式成立了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协调组,由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海沧区代区长李伟华亲自“挂帅”。而在“厦门自贸区”的猜想中,海沧保税港区及象屿保税港区一直被视为其中的两大“主力”板块。在本月25日举行的福建省委第九届十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尤权提出厦门经济特区要努力在探索自贸区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厦门自贸区得到批示,当地物流商贸企业将迎来发展机会。

  厦门积极备战自贸区申报

  在上海成功设立自贸区并运行之后,天津、厦门等地也纷纷开始申报自贸区。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厦门积极从事对台交流工作,如果能争取到设立自由贸易区,作为台办来讲,我们当然很欢迎。

  而在本月8日举行的台湾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研讨会上,厦门市委副书记钟兴国表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标志着国内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实践,台湾也正在规划建设以“六海一空”为核心的自由经济示范区。正是在上述基础上,厦门提出了“立足综改、借鉴上海、对接台湾、先行先试”的改革思路。

  “厦门自贸区是先单边后双边,最终实现厦台自贸区,包括金门、高雄或台中。”民盟厦门市委经济与城建委员会副主任龚小玮表示。

  厦门方面高层曾表示,厦门是一个对台具有各方面优势的城市,现在有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关键要看厦台之间如何进行合作。厦门有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仓库等资源,现在考虑把它们整合起来,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保税区,将来再申报自由贸易区。

  有学者更指出,厦台自贸试验区的内涵应该是丰富而具体的,“乐龄经济”产业、金融服务业及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这三个“抓手”,将会把厦门、上海及台湾紧紧“抓”在一起,形成两岸自贸区的“黄金大三角”。首先,台湾作为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地方之一,“银发族”商机一直是台当局开拓扶植的重点。在诸多产业合作项目中,“乐龄经济”应该作为厦台或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目标。其次,台湾大学国企系教授卢信昌还特别看好厦台两地在金融服务业领域的对接。这其中,又以利率自由化、人民币汇兑两者成为开放亮点。最后,大陆的电商大饼越摊越大,触觉敏锐的台湾电商业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商机,而厦台自贸试验区构想天生就是为跨境电商业务而设的。

  海沧及象屿保税区

  或成自贸试验区主力

  在“厦门自贸区”猜想中,海沧保税港区、象屿保税港区,一直被视为其中的两大“主力”板块。目前,海沧已开始积极行动。据媒体报道,海沧已于日前正式成立了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协调组。

  据悉,海沧的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协调组组长由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海沧区代区长李伟华兼任。协调组有三位副主任,分别是日前刚刚履新的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林佳添、黄河明以及海沧区副区长吴新奎。协调组已经明确,将充分发挥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推动设立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

  事实上,海沧区早已积极筹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申报工作。10月31日,在2013年海沧台商投资区第四次台商双月座谈会上,市委常委、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海沧区委书记郑云峰曾透露,厦门已开始准备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

  分析人士表示,象屿保税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在21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践行“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思路,紧紧围绕着“特别能试验”、“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抗击经济风险”三个方向先行先试。

  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为象屿保税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根据上海自贸区方案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发展要求,象屿保税区已提出《“美丽厦门”象屿保税区行动方案》的初步贯彻意见,象屿保税区将着力打造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区和两岸经贸合作先行区,成为美丽厦门的“试验区”、“先行区”和“对外窗口”。

  “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基于象屿保税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功能定位提出来的:9平方公里的滨海园区和大嶝岛是厦门独具特色的美丽景区;两岸合作示范区、两岸贸易中心、闽台中心渔港和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是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而连接闽南中心城市的最大交通枢纽则在现代物流园区的航空港片区。

  象屿保税区管委会主任林树溪曾对媒体表示,如果自贸试验区顺利获批,那么厦门将迎来新一轮机遇,将彻底带动城市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本报记者 魏静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