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内蒙古满洲里:南果北种建绿色生态园四季长春

2013年12月01日 1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内蒙古满洲里:南果北种建绿色生态园四季长春
温室内的蔬菜采用“管道”种植的方法,更加的高效、绿色。 乌娅娜 摄
绿色园区内的种植大棚。 乌娅娜 摄
工作人员正在给小番茄浇水。 乌娅娜 摄

  中新网满洲里12月1日电 (记者 乌娅娜)“我们这里一年的光照时间只有100天左右,大规模的作物种不了,只能种些蔬菜,一部分提供给满洲里市区,一部分出口俄罗斯。”内蒙古满洲里市东湖区农牧局局长刘景国如是说。

  有“亚洲之窗、北疆明珠”之称的内蒙古满洲里,与俄罗斯接壤。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第一产业结构仅占2%,大部分集中在东湖区,皆为菜农。

  刘景国告诉记者,东湖区92年建区,93年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引进了70多户菜农,从事蔬菜类作物的种植。经过二十年的摸索,这里的菜农从原来的靠天靠地生活,逐步转变为经营生态园,主要种植经济效益好的瓜果蔬菜,同时开展采摘、农家乐、观赏等旅游项目,为满洲里增添一张绿色生态的旅游牌。

  “为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菜农收入,我们在2008年开始建设大棚,在大棚里稿种植。大棚分为冷棚和暖棚,暖棚冬季要烧煤取暖,成本高,所以建的少。现在园区共有冷棚450栋,暖棚31栋。现在都用于种植葡萄、草莓、瓜果等经济作物。”刘景国介绍到。

  虽然户外的温度已经低至近零下二十度,但是记者在大棚里看到,小番茄、紫彩椒已经快要成熟,刚喷了水,在阳光照射下愈发的垂涎欲滴。再过几天,草莓也能上市了。

  种植方式的改变,菜农的效益怎么样呢?刘景国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一个大棚占地面积为一亩,经过我们的评估,在一个大棚里种植的菜果产值相当于八亩大地种植作物的产值。”

  当地菜农闫大爷家种了两个冷棚的葡萄,闫大爷的老伴瘫痪在床,闫大爷既要照顾老伴还要务农,收益甚微。“因为要照顾老伴,我种了两个大棚的葡萄,种葡萄相对来说比较省时、省力,而且产值可观,去年产了300斤,今年产了将近1000斤,收益两万块钱。”闫大爷告诉记者。

  满洲里市区的瓜果蔬菜供给,70%到80%是从外地引进的,由于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一年可以种两到三熟瓜果蔬菜,也比正常市场的产品,提前和退后一个月,打了一个“擦边球”,所以满洲里“本地”的瓜果蔬菜在当地非常热销。

  80后菜农孙春龙可是当地的种植大户,算得上是大棚种植的带头人。

  孙春龙的老家是黑龙江省肇东市,八十年代初,孙春龙的爷爷到满洲里支援农业,全家便一同移居,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学种菜。“08年刚刚开始搞大棚建设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个应该有很好的发展,还用自家的土地换了别人家不种的大棚,专搞特色瓜果种植,供人们采摘。我种的是各种西瓜,有黄瓤的红瓤的,黄皮的、黑皮的、红皮的,还有香瓜、哈密瓜、伊丽莎白等品种,草莓和葡萄是刚起步。”说到自家的大棚,孙春龙满脸的自信和喜悦。

  “我现在有冷棚27个,暖棚7个,收益是原来的几十倍。今年建了一家饭店,这不又贷款投资准备建一个二层的宾馆,再弄个鱼塘,这样我的产业就更大了。”孙春龙告诉记者。

  为了更高效地开展大棚种植,东湖区成立了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站,对农户种植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同时也有农业专业的高材生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帮扶。

  谈及未来园区的发展,刘景国说:“现在我们的合作社还在形成阶段,还在摸索在这种生产环境下,到底哪种作物能够高产、高效益、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形成种植、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将来我们着重发展合作社,解决批量销售的问题。”

  北疆的冬季寒冷刺骨,但是记者在智能恒温室里看到,香蕉、木瓜、柠檬、莲雾、枇杷等热带水果已经挂上枝头,各种绿色蔬菜长势喜人。(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