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养老服务迎新考验:老伴老伴我们去哪里呀?

2013年12月09日 14:24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山东老年大学报名现场火爆。(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刘晓群 实习生 史春勇)“总以为父母像家里的老房子,你不去关心,不去想,他就风里雨里地在那儿,只要你想回去,他就在那儿随时迎接你。但你可曾想过,老房子是不是结实,需不需要保护,你可曾想过,有一天老房子也会塌的。”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中这一段话,让多少人泪盈于睫。

  截至今年10月,济南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06万人,占总人口的17.4%,并以年均3.2%左右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高龄老人比重的大幅上升,给这个城市的养老服务业带来了新考验———

  民营养老机构

  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很不错了

  位于济南城区东部凤岐路的华森老年公寓,是一家典型的民营养老机构。作为我市第一家“聚家式”老年公寓——— 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公寓开辟了专门的空间,让儿女探望时与老人住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这一举措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这段时间,公寓负责人张文昌却为另一件事情伤透了脑筋。

  公寓靠烧锅炉取暖,一天用一吨半煤炭,一两千元就进去了。这笔费用几天就要结算一次。老人们取暖一天都不能断,而公寓的收入却有周期性。因此,张文昌希望能够争取到一部分流动资金,用以支付水、电、暖费用和其他应急之需。然而,华森老年公寓属于民办非企业性质,按照非营利性机构运营,在银行很难贷款,“我能申请个人贷款,但是用公寓的名义,不行。”

  按国际上通行的“百名老人3张床位”标准计算,我省目前养老床位缺口70.65万张,以每张床位6万元建设成本计算,约需投入资金420亿元。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发展,甚至成为“主力”,是省市乃至国家倡导的方向,然而在实际运营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前并非一马平川。

  事实上,包括张文昌在内的不少受访养老院负责人都提到了运营压力,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不错了。他们认为,国家出台了一些好的政策,但“落地”仍需努力。

  当过村干部、经过商的张文昌,因为父亲“回报社会”的嘱咐,萌生了开老年公寓的念头。但公寓运营3年,他确实感到了压力。这所前后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老年公寓,每年要有五六万元的亏损。目前公寓有200个床位,入住率在70%左右。这一数字对照全省平均水平,应该是不错的,但张文昌并不算满意。“交通不方便,许多老人就不愿意来。”

  也有令人鼓舞的一面。近年来,老年公寓得到了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越来越多的支持,这一点,大多数受访者都认可。去年,历下区政府免费为华森公寓提供了冰柜、消毒柜、电磁炉和烤箱。两个月前,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调下,公寓的用电也享受到了优惠。

  社区照料中心

  床位已供不应求 资金仍捉襟见肘

  快节奏的社会运转模式下,子女们只能把老人抛在“空巢”中。而绝大部分老人又不愿远离子女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白天与老年朋友参加各项娱乐活动,或者享受专业居家照料,晚上与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日间照料模式”,很受欢迎。

  南辛庄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在装修阶段,就早早被社区老人“盯”上了。采访时,一对老年夫妇正在咨询入住条件。“儿女在上班,老两口守着空房子,空落落没话说。夏天还好,出来参加些活动,天冷了连个去处都没有。”老先生说得很实在。“每天都有很多老人来询问中心的进展情况。”南辛北街社区居委会副主

  任王维芳告诉记者,辖区共有60周岁以上老人1700多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这间由政府投资的槐荫区首家日间照料中心因此被辖区老人寄予厚望。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中心设有棋牌、书画等20余个功能室,同时开办老年大学,设养生、急救、健身等方面的课程,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中心还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会上门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低偿居家护理工作,陪老人说说话。

  但是,日间照料中心却仅有40张床位,面对老人的需求显得有些杯水车薪。“虽然前来预约的老人很多,但由于床位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将对预约老人进行筛选,首先将孤寡老年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贫困老年人、60周岁以上空巢高龄老年人纳入服务范围。”王维芳告诉记者,作为公办非营利性组织,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行将以无偿为主、低偿为辅的方式运行,在巨额开销前仅靠财政拨款是不行的,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中心日常运行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机构从业人员

  七成人没有资质 活累钱少频跳槽

  张先生的父亲是位离休老干部,患病卧床在家3年,已经是五换护工了。

  第一个护工开始挺好,时间长了就不在状态。有一天,张先生在上班时间回家,却发现老人被孤零零丢在家,护工出去干自己的事了。一问,这种事还经常发生,气得张先生马上换人。第二个护工是位女性,干活很麻利,可是因为老人行动不便,要做些擦身这样的活,老人抵触,护工自己也不舒服,也没干多长时间。最长的一个干了一年多,全家人都很满意,谁知道有一天人家吞吞吐吐地说,别人“挖”他去干病房陪护,那个轻松,不担啥责任,钱也不少。张先生也只得放行。“如今这一个,也不知道能待多久。”张先生有点无奈。

  在家政行业流行一句话,“伺候老人不如伺候小孩”。照顾老人很累,不仅仅是晚上睡不了整觉、帮老人翻身做饭,还有付出的心力。许多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因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报酬低,频繁跳槽改行。如果有可能,大多数从业者更愿意去干月嫂、保姆。培养出一个人来,走了,养老机构只能另外招人。很多从业者甚至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往往边干边学,服务质量很难保证。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老年护工的整体素质偏低。

  2013年实名统计的情况表明,山东现有的714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服务人员还不到30%。而对于零散的个体护工人群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能不能找到活儿、哪里工资高,而不是去提升自身,获取资质。

  然而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局限,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瓶颈。省老龄办人士认为,尽快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既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老年民生的紧迫需要。

  养老数据

  2012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82.26万,占总人口的17.37%,并且呈加速发展态势。据预测,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0%左右,2050年达到老龄化峰值时,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35%左右。全省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90%的需要心理慰藉和居家养老服务,有81.39%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有127.75万失能老年人需要长期看护。

  老伴老伴,我们去哪里呀?

  旅游教育等老年产品不足,让老年人没处去没得玩

  “其实养老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广,养老机构只是其中一部分。”老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快速老龄

  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在文化娱乐、康复、交通、教育等方面,适应老年群体需要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夕阳红”旅游日渐平淡

  “济南的‘夕阳红’旅游起步较早。刚开始时,像红色旅游、港澳台旅游还是比较火的。”市老龄办工作人员张福祥回忆,以港澳台旅游为例,刚开始时称得上“火爆”,每次旅游专列都会搭载600-800名老人。然而近几年,目标人群逐渐消费完毕。“客源、景点有限,加上越来越多的家庭自驾出行,不少旅行社反映老年旅游市场越来越难做。”张福祥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能向老年人推荐的旅行社只剩两家,“夕阳红”旅游逐渐趋于平淡。

  事实上,老年人对旅游的需求并不少,他们对旅行中行程、安全、住宿、餐饮以及医疗的要求都更高。2012年,一位退休老干部参加了单位与某旅行社组织的省内4日游。由于旅行社安排比较紧凑,老人又不顾劝阻和自身状况坚持行程,导致病发死亡,最终旅行社赔偿了上万元。“健康查体、随队医生等保障措施无疑增加了成本,而各种意外情况仍时有发生,不少旅行社打起退堂鼓。”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老年大学“一位难求”

  为了上“大学”,老年人彻夜排队,成了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新闻。

  11月底,山东老年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始报名,报名首日不少班级就显示“名额已满”。学校采取了发号的措施,原定凌晨发号,前一天下午就陆续来了不少老人。

  济南老年人大学校舍建成较早,教室又是后期改造的,办公、上课环境都比较“艰苦”。即便这样,每年学员报名人数仍然递增。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学校,在校生有6000多人。学校调整了上课时间,教室“连轴转”没有空下来的时候,还有不少老年人报不上名。

  老年大学的火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缺乏统一整体规划,缺乏人才队伍,缺乏固定投入保障渠道,缺乏必要的老年活动场所,缺乏交流与展示的载体和平台。”12月4日,山东省老年文化工作现场会上,省老龄办主任丁希滨道出了老年文化建设的不足所在。

  老年产品难合老人心

  “电视遥控器按键太小,界面不人性化,按错了不会返回,只能关机重启。”在济南某家电卖场,市民曾先生转了一圈,大呼自己“老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卖得最好的老年人家电也就是老年手机了。除此之外,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

  一位专家曾向记者回忆起他多年前在国外一次老年用品展销会上的经历:打乒乓球是对老人有益的一项活动,但球速度较快,老人反应较慢,容易受伤。会场上有一种老年专用乒乓球,球身直径比普通的稍大一些,这样空气阻力增加,就减缓了球的运动速度。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国内不少地方,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不同层次的服务产业尚未开发完善。从本地情况看,山东造、济南造的老年用品较少,而且同质化现象明显。消费者为了一件老年用品跑断腿,也不一定买得到。

  专家观点

  发展养老服务业从健康养老入手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先从健康养老服务入手,包括身和心的健康。”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慧霞表示,总体上看,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老年健康服务、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养老服务消费市场还不够繁荣。

  张慧霞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盛

  市针对老龄问题举措不断,济南市政府也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在培育和发展养老产业市场方面,提出围绕老年人的衣、行、医、文化娱乐等需求,支持企业研发老年服务产品,增加老年产品供给。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追求更高层次的“以身心健康为主”的养老服务,医药医疗、健康保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文化娱乐、养生旅游、金融保险、心理咨询等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要将老年心理健康、关注老年人精神赡养纳入养老体系建设日程,政府也应当积极建立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体系,发挥法律政策、社会舆论的作用,不断完善养老理念。”张慧霞说,进入老年期后,随着生活内容、生活状态、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老年人常会有寂寞、孤独、焦虑、抑郁和烦躁等不同的心理表现和症状,出现老年心理问题。 (本报记者 刘晓群 实习生 史春勇)

  他山之石

  各地养老模式盘点

  青岛胶州:卫生院配建养老院,节省成本

  青岛胶州市尝试卫生院配建养老院的“以医优养”集养老、医疗、康复一体化的服务新模式,要求所有改建、新建的卫生院都要配建养老院。政府出资的养老院建成后由卫生院托管养老院,这样老年人既得到了专业的医疗护理,养老院也节省了运营成本。但是这种模式也为滥用医保基金提供了便利,对此种模式如何监督管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潍坊潍城:建设虚拟养老院,突破限制

  潍坊市潍城区被确定为全省创新社区养老工作试点单位,试点建设虚拟养老院。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录入信息数据库,并发放一键通手机,实现“一键按下,服务到家”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建成没有围墙隔离、没有场地限制、服务功能齐全、方便快捷高效的虚拟养老院。此种养老模式极其适合老城区,因其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受限,可以大力推广此种养老模式。

  临沂:打造全国最大养老服务中心

  临沂市以推进老年民生服务为突破口,以着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中心为目标,积极推动“临沂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计划入住人员约5万人,总户数1.2万户,其中老年人居住区1.1万户,总投资60亿元。该项目按照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福利养老3种模式打造,项目建成后,将建立管家式多功能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武汉:独户居家式社区养老,有点贵

  建设退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照护,社区中,入住的老年人不必过集体生活,夫妻两人独门独户可享受二人世界,继续家庭生活,入住年龄限制较为宽松,年满55周岁即可申请入住。独户居家式社区锁定中产阶级,不少老人“望社兴叹”:条件蛮好,就是有点贵。

  上海:嵌入式养老机构,养老不离家

  生活无法自理但又不想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嵌在居民区内的养老院是绝佳去处,子女每天下班回家还能瞧上一眼,共享天伦。若不愿入住身边养老院,也可就近点单享上门护理。目前,上海主打嵌入式养老概念的养老机构,已正式签约入驻小区。作为主要针对60岁以上生活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老人的家门口养老模式,“养老不离家”或将打破居家养老僵局。(本报记者 刘晓群刘有杰 刘媛媛 实习生 史春勇)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