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内抬升物价对外加速升值 人民币该贬值了?

2013年12月10日 11:0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02个基点一举突破6.12关口,即期汇率也是水涨船高,开盘即突破6.08关口。

  人民币对外升值不断,国内居民似乎并未感受到人民币越来越值钱。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连续3个月涨幅超过3%。尽管1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低于10月份,但是经济学家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未来CPI同比涨幅将继续上扬态势。

  热钱成主凶

  3.0%,1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说高并不高,距3.5%的红线仍有一段距离,且意外出现了环比下降0.1%的状况;但是说低也并不低,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增速并不强劲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出现下滑的情况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原主任易宪容指出,食品类和居住类两类价格对11月份的CPI影响较大。国内主要城市住房租金价格在过去40多个月来的持续增长,对CPI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11月份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达4.7%;食品类价格中,猪肉价格虽有所下降,但鲜菜价格22.3%的涨幅仍居高位。

  然而,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上涨呢?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了1.4%,这令中国PPI本轮的“负增长”周期增加到了21个月。另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了1.5%。澳新银行表示,PPI数据表明终端需求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同时,中国企业也没有明显的再库存迹象,这也意味着制造业主不认为原料价格存在明显的上升压力。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3-2014)》指出,2013年前三个季度不仅CPI和PPI保持一定程度的背离,而且CPI和PPI内部不同价格指数之间的涨跌也相差较大。

  “CPI与PPI走势的相背离,固然在相当程度上源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但是,这也折射出CPI在近期的持续走高有其他的推动因素。”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热钱在近几个月重新回归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境内,对推动中国CPI的持续上涨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贬值出怪圈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的11月份出口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同比增长12.7%,而顺差进一步扩大至338亿美元并创近五年来的新高。专家表示,11月份出口反弹超预期以及贸易顺差创新高一方面是受到欧美季节性订单增长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年末虚假贸易再现热钱流入的影响。因此,外汇局也在近日发文打击虚假贸易融资,以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

  热钱在推动中国境内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断刺激着人民币的升值。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继上周五突破6.13关口之后,继续上涨102个基点,一举突破6.12关口。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中间价走高的带动之下,早盘一开盘即突破6.08关口,最高报6.0713。

  然而,在热钱不断涌入境内的情况下,整体资金流动性依旧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从11月份开始,各家商业银行就纷纷推出各种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来揽储,而进入12月份之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是水涨船高。12月2日,招商银行开售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12%的“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77天理财计划的理财产品。银率网数据库统计,全国商业银行11月24日至11月30日共发行非结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594款,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4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达5.37%,创年内新高。

  “银行推出如此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年底完成各项指标达标的需求,但也确实反映出银行资金紧张,而对企业而言,这就意味着资金成本将越来越高。这无疑将加重企业的压力,进而对中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热钱的涌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过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向中国。然而,热钱又不会流向中国的实体经济,而是进行投机炒作,央行为了防范过多资金在虚拟经济领域流动而实施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在无法有效遏制热钱的情况下,多采取从银行系统抽取流动性的措施,进而造成市场资金成本居高不下。而居高不下的资金利率又成为了热钱的另一大套利空间。”因此,该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该贬值了,只要人民币贬值,热钱自然失去涌入中国的冲动,CPI上涨的压力自然将有所减轻;同时央行也不必为控制流动性泛滥而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成本也将自然有所下降。”(《国际金融报》付碧莲)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