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采直供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

2013年12月20日 10:12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北京的蔬菜,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到社区零售店,这“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费用,约为从山东寿光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费用的4倍。中间环节多、物流成本偏高,是导致我国农产品“卖难买贵”的主要因素之一。

  北京作为首都,拥有常住人口2000多万。保障好这2000多万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北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众人拾柴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2年,在北京市商务委的支持下,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北京市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联盟依托信息化服务交易平台,整合农产品产业链资源,构建新型农产品直采直供服务体系。

  目前,联盟已吸纳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服务企业和终端集团客户在内的会员900多家,日配送量120余万公斤。

  赵志刚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也是北京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他看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势,整合线下资源,符合当前电商大发展背景下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潮流”。

  事实上,北京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并不是直采直供第一个吃螃蟹的,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农超对接”就是直采直供的成功案例。

  然而,“农超对接,农产品主要靠外地供应,自给率很低,而且多针对的是单品,无法满足机关单位、院校等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这正是我们联盟的主要着力点。”赵志刚介绍道。

  据了解,北京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旨在实现农产品流通供需双方的规模化对接。目前,联盟的会员单位主要包括批发市场、农业合作社、机关单位、学校以及其他采购单位。

  对于未来,赵志刚和他的同事们有更多的期望。“联盟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以电子现货B2B大宗交易为主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计划明年引进一些投资,将联盟继续做大,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多方共赢

  众所周知,近年来,为了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难题,中央与地方都不遗余力,多措并举,已初见成效。其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是主要抓手之一。

  在赵志刚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物流环节的“水分”已经被挤压到了极致,现在需要的是技术,是平台。北京的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这种模式是引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样的自信源于,以联盟为载体,该模式通过B2B的电子商务线上交易,带动相关单位、超市、院校的需求,整合有效的资源,实现了需求单位、配送企业和产地的多方共赢。

  赵志刚举例说:“机关单位、学校等需要的农产品种类多。我们就把他们多种类的需求加以整合,比如说,这家要白菜1000斤,那家要白菜2000斤,加起来是3000斤,我们就从产地或者农业合作社直接配置3000斤的白菜货源。”

  这样一来,对需求单位来说,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由于是直采直供,中间环节少,不仅货源稳定,价格优势也比较明显。越来越多的需求单位开始加入到了直采直供联盟中。

  受益的还有市场经营大户们。联盟里的市场经营大户,掌握着丰富的渠道资源,他们根据平台上整合的需求,负责从产地或者农业合作社收货。

  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意味深远。“通过平台交易,可以有详细的交易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悄然改变着很多市场经营大户传统的交易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流通模式的现代化。”赵志刚表示,不仅如此,借助这些实实在在的交易记录,市场经营大户也有了向银行借贷、融资,获取金融服务的有力凭证。

  对于配送企业,借助联盟的平台,不仅降低了配送车辆的空驶率,也提高了车辆的满载率。

  赵志刚介绍说,以往的配送,有可能是半车货,平台上的“找车”功能,让车找货、货找车,充分利用车载能力,配送企业的物流成本也随之降低了。同时,通过这样的合作,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