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加坡撤销年产不达标渔场经营权引小渔农担忧

2014年01月07日 09:42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6日报道,新加坡农粮局去年撤销了六家渔场的经营执照,原因是它们超过三年的年均产量未能达到当局的规定。此举引发了其他小渔农同行对于即将失去执照的担心。他们要求当局给予宽限和更多援助,让他们继续维持生计。

  据报道,新加坡东部和西部的海域有120多家近岸渔场,渔场的经营执照由农粮局颁发,每年更新一次。要继续保有经营权,渔农必须达到当局设下的一些规定,包括每5000平方米的海域每年产鱼至少17吨,渔场的设施也必须维持在良好状态。

  据农粮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在120家近岸渔场中,有46家年产量超过17吨,另有32家是刚转让经营权的新渔场,当局给它们两年期限来达到生产目标。换言之,剩余的42家渔场的产量未能达标。

  不过,自从2009年底爆发“赤潮”灾害后,渔场就一直受水质问题困扰,产量大幅下降。小渔农也因此要求当局给予宽限和更多援助,让他们继续维持生计。

  农粮局透露,截至去年底,有六家渔场因超过三年的产量过低或完全没有产鱼而被撤销经营执照,其中五家的建筑设施处于破败状态,不适合养殖,也对邻近的渔场和船员构成安全隐患。

  位于白沙海域的FC90E渔场去年10月被撤销执照,渔场经营者沙林(51岁)和搭档再尼(49岁)认为对小渔场而言,17吨的最低标准太过严格。

  沙林受访时说:“我们在2004年申请执照,养殖金目鲈、石斑、红鲷鱼和龙虾。虽然农粮局提供5000平方米的海域给渔场进行养殖,但我们渔场的实际建筑面积只有大约225平方米,每年能生产一两吨已经算高产量。我认为当局应根据渔场的建筑面积划分产量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他说,当年申请执照时并不知道有最低17吨的产量要求。“近几年可能因农粮局要实现将本地鱼产从5%的市场总供应增至15%的目标,所以严格要求渔场提高产量。”

  曾担任新加坡海水养殖合作社主席的林菲利普(52岁)透露,大约七成的近岸渔场都是小渔场,大家目前都很担心失去执照,他本人去年也接获农粮局警告必须增加产量,否则执照可能不保。

  他说,即使小渔农能生产17吨鱼量,在价格上也无法与进口鱼竞争,这是当局应协助渔农解决的首要问题。

  他表示:“养大一条金目鲈的成本是8元,但卖给超市一公斤才5元,而马来西亚养鱼成本比我们低得多,可大量进口,我们根本无法竞争。鱼卖不出我们还得每天喂它饲料,这根本是亏本生意。”何可人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