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治霾需要调动企业积极性 使用煤电并不便宜(2)

2014年01月14日 14:0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我们经济发展太粗放、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太低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如今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和德国的3.4倍,是日本的4.1倍,是加拿大和英国的6.3倍。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能源总量7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最高不超过25%。

  吴昌华:为什么尽管极端天气频频发生、地区污染不断,各国政府仍显政策乏力、积极性不高?说到底还是重视程度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气候变暖,却总认为这个事情还没有威胁到现在的日常生活,因此并不需要迫切解决。各国的政治家和决策者们都希望在他们在位时去解决一些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家都忙着去创造就业、寻找新出路,而对于气候变化的问题,则显得并不足够重视。

  要调动企业参与治污的积极性

  杨朝飞: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形势下,拉动最大的就是环保产业。在今后几年,中国环保产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当然,投入和商机是相关的,没有企业愿意做不赚钱的事情,关键问题是要让环保的效益和经济的效益取得一个平衡。

  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对企业治污制定了相应规定,企业一旦排污,就要罚款甚至负上刑事责任。如果我们的法律是松弛的,企业肯定要把成本外部化,导致排污企业挣钱,治污企业赔钱。我觉得不管环保赚钱不赚钱,它都是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了的,就必须去做。

  我们要想彻底治理污染,就必须严格执法,强制那些排污企业、不治理污染的企业治理污染,同时,国家要对那些主动治污企业给予价格、贷款等资金优惠。这样让排污的企业无利可图,让治污的企业有利可图,久而久之,治理污染就会成为企业自觉的行为。

  孙继荣:现在很少有企业能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如果我们可以系统、协调地处理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可以做到让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相统一的。其实企业如果可以通过新的思维方式去把这个问题处理好,就能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世界上最领先的企业,恰好都是在各自领域通过创新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管理。

  另外,我们在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组织的社会责任。我所说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组织、消费者组织甚至国际合作组织。我们在设计一项战略方案的时候,要争取把它做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合作多赢的模式。如果全社会都能够按照这个方式来做,那么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就能够解决。

  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按照合作多赢的方式去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强制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

  丛明:我们国家在近几年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促进节能环保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这其中既有鼓励性政策,也有惩罚性政策。比如企业新建一个节能环保项目,头三年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另外企业用于购置节能环保设备资金的10%可用于抵免所得税等等。

  但是对于这种抵免税收的优惠,目前只是包括脱硫设备和除尘设备,还没有纳入脱硝设备。实际上脱硝设备装置对于抑制PM2.5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下一步会把脱硝设备纳入抵扣范围,只要企业安装脱硝设备就可以降低成本,少缴所得税。

  另外我们还会通过税制改革来完善对节能环保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是完善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纳入消费税的调节范围;二是推进资源税的改革,把资源扩展到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包括水流、山林、山岭、草原、荒山、滩涂、荒地等等;三是开征环境保护税。

  此外,京津冀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今后我们还要考虑在这一片地区加大税收政策对治理大气污染的促进力度。 刘砚青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