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机构收藏易滋生艺术品垄断?

2014年01月19日 10:1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靳尚谊 《塔吉克新娘》(油画·局部)

吴冠中 《鸟宿池边树》(油画)

赵无极《22.7.64》(油画)

  在上一期“品味”中,我们探讨了近几年日益“生猛”的机构收藏是否能结出“公益”之果的话题。如果说正、反两方得出什么共识的话,那就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收藏机构,仍停留在投资阶段,距离公益之“果”仍有不短的距离。

  而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一些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收藏机构,习惯以金融手法操盘艺术品市场。比如,将看中的艺术家的作品“一网打尽”,以垄断、囤货、炒作等方式频频获利。这不免让人担心:有中国特色的“机构市”,将会使艺术品市场发生怎样的巨变?机构操盘之下,市场是走向秩序化还是更加混乱?且听各方专家谈谈他们的看法。

  正方

  资深收藏家 朱绍良——

  某些机构的“操盘”行为需警惕

  机构收藏对私人藏家有较大的冲击,特别体现在艺术史上一些非常重要、价位也很高的拍品上。而面对资金雄厚的收藏机构的竞争,收藏家想买精品力作,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原来100万元就能买到的东西,可能现在500万元都买不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2009年的时候对此就有了强烈的感受。那一年,我心仪的曾巩书法作品《局事帖》在北京保利的拍场上被某机构以1.08亿元的成交价“抢走”。当时,我对这个价格感到非常震惊,自己也挺失落的。但后来也调整过来了,干嘛一定非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呢?举牌的过程中,有那么几秒钟属于过我也就足够了。说到底,无论是藏家还是机构,都是文物艺术品的保管员而已。

  但是,机构收藏有它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机构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操盘”艺术品市场。大规模买进某个艺术家的作品,然后举办展览、做学术研讨、运作市场,经过一个炒作或者说包装的过程,拉高这位艺术家的价格,然后再慢慢出货。对于藏家而言,要有一定的警惕和认识,不能人家偷驴,你去拔橛。

  广州三彩画廊总经理 海生——

  盲目“囤货”坐等升值非常危险

  艺术品市场从“散户市”向“机构市”转变,是艺术品市场正规化的表现,是好事。但机构收藏也有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目前这个不太健康的市场状况下。

  作为收藏机构,想要盈利本无可厚非。但很多企业用来买艺术品的资金,究竟是自己的钱,还是上市公司的钱?赚取的利润又进了谁的口袋?或者说他是靠贷款来的资金,但贷款的名义本来是建筑,但现在却涌入了艺术品市场。这种事情现在很难说清楚,但背后有风险。再如,我曾碰到一些大老板,他会觉得:你们“小画廊”现在已经没有用了。我可以一下子把某些画家的画全部垄断,然后想定多少钱定多少钱。可是这些大老板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他现在“垄断”的画家,有今天的地位以及市场价值,需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小画廊”培育多年的结果。如若不信,你可以把广美每年的毕业生作品一网打尽,看看完全依靠囤货,坐等升值,十年之后他们是否能卖出吴冠中的价格?

  从理论上说,如果一个机构足够有钱,掌握了一个画家绝大多数的作品,他就掌握了定价权。但定的这个价,还得能卖得出去才算数,而这是跟整个艺术品市场对这个艺术家的认可程度、接受程度相关联的。所以被动、盲目地囤货也是很危险的。

  不管怎么说,艺术品市场当然是热热闹闹才好。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去购买,哪怕去“垄断”,对整个艺术品市场都有激活作用。

  艺术家、评论家及策展人 徐子林——

  机构盲目炒作最终会“双输”

  我认为,当下最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收藏机构进行有策略的炒作。比如,购入某艺术家50幅或者100幅作品,先拿一两幅在市场上拍出一个很高的价格,拉升作品的价位,然后出货,在市场上获取利益。

  机构有雄厚的资金,“操盘”艺术品市场又不违反任何法规,长此以往,似乎颇有失控的可能。要我说,现在确实没法管,并且也无须去管,让他们自己了断吧。毕竟,艺术品市场不是依赖炒作就可以获得最终成功的。你会发现这个市场中有些人,有些机构,虽然钱多,但最终会输得很惨。因为艺术品从根本上是不能依赖炒作生存的,它有自身的脉络和发展规律。如果不尊重这个规律,就好像一辆总是闯红灯的车,短期内看效率很高,但遇到事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个“事故”一旦发生,就是“双输”的结局:一方面是艺术品市场本身会很受伤;另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的企业也会被重创。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炒作不仅弥漫在艺术品市场中,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价值观可能是在社会转型期中不够稳定,造成了目前社会的浮躁情绪。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收藏机构,能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尽量从技术、从结构性做起,明白冷静和理性的收藏才是最有前途的。

  著名艺术评论家 梁江——

  应出台相应法规制止不理性垄断

  收藏机构的资金实力通常比较雄厚,不仅可以觊觎目前市场上超高价位的精品力作,且可以进行系统性、规模化的收藏。如果能够行美术馆之实,成为国有文博机构的有益补充,对社会文化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万一目的不纯,意在囤货或者炒作,甚至对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构成垄断,则有可能造成市场的混乱。

  针对这个可能性,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就像现在强制性地限制文物出口的政策一样。比如说,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物艺术品,是不是适合由私人机构来收藏?如果一些机构打着要回报社会的旗号,获得了各种“好处”之后,却把艺术品“雪藏”怎么办?我们是否可以出台一些规定:比如应该在多长时间内、或者说以什么频率展示——来进行限制?再或者,一些机构大规模收购一个画家的大部分作品,造成某种程度的“垄断”,是不是可以像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法一样,出台相应的限制政策?

  对于真正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收藏机构而言,我们也应该给予鼓励的政策。可中国的市场确实很复杂,如果艺术品市场上真的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性的现象,国家出台有关调控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市场有失衡的风险。

  反方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院研究员 季涛——

  艺术品市场本无“垄断”之说

  在目前这个状况下,一些价位高企的拍品,除财大气粗且具有初生牛犊精神的机构外,一般人都下不去手了。而这些机构会为市场带来更多理性,使艺术品市场趋于稳定。“散户市”中盲目地追涨杀跌会越来越少看到。

  在目前这个市场上,作为“散户”的个人藏家,面对实力雄厚的机构,要想“掐尖”确实越来越难。其实早在几年前个人藏家就在机构面前“缴枪”了。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前几年市场太好,很多藏家已经把货出了,而出了以后就再买不回来了;二是私人藏家介入这个市场比机构要早,他们很清楚这些艺术品过去是什么价位,现在市场这个涨法,他们心里后悔,但又不甘心再买。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趋势:很多资深藏家,现在换了个身份,成为收藏机构的经纪人或者顾问,收一些佣金,帮机构选好的东西。

  而和分散的私人藏家相比,机构收藏会更加注重体系性收藏。比如今年“横空出世”的张小军(虽然是个人买家,但背后显然有企业财力做支撑)在上海佳士得、北京苏富比、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的拍场上,买了包括赵无极在内的诸多油画和雕塑作品。我相信他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肯定有专家级的人物在为他“掌眼”。能看出他不是为了投资在买东西,他有自己专注的门类油画,心无旁骛,而对今年很热门的板块——比如黄胄,或者古代书画,也许就没有兴趣。总而言之,我认为雇得起专业团队把关,又倾向于系统性的收藏机构会越来越多。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收藏机构,除了收藏顶尖艺术家的精品之外,还会做一些本应是画廊该做的工作。比如:用相对较少的钱购入某个还不是特别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一批作品,然后用办画展、出画册等方式助其发展,等真被“做”出名气了,机构可以从中获利。你可以说这是“炒作”,但我更愿意用“包装”来为它下定义。事实上,在艺术品市场的目前这个阶段,对画家的整体推广和包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无论是画廊还是收藏机构,只要愿意做这件事情,我觉得都是好事。总比让一帮画家自己忙活卖画,沾满一身铜臭气要好得多。

  有人担忧,财大气粗的机构会造成艺术品市场某种程度上的垄断。至少我目前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发生,而且在未来也很难想象。艺术品市场太大了,纵使是有雄厚实力的机构,也很难对某个艺术家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即便是想垄断,现在这个已经相对成熟且价位高企的年代也不是个好时候,因为首先是作品太过分散,其次是付出成本太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 马学东——

  “机构市”使艺术品市场更加健康   

  艺术品市场从“散户市”向“机构市”的转变是未来的趋势,对于市场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首先是买家群体丰富了,需求增加了,参与的力量和购买力都强大了。艺术品的价格尤其是精品的价格,肯定会变得更高,越来越贴近它真实的价值。同时,市场的分级化会越来越明显。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包括大企业)或者“团购”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会更多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购买一些精品。个人藏家尤其是喜欢买顶级精品的藏家,也许会越来越有“买不动”的感觉,但并不意味着个人藏家被边缘化了。事实上,个人藏家在市场中仍大有可为。并且,我认为个人藏家以后应该更加关注画廊,从画廊中买东西。更多的个人买家参与到画廊业的发展中来,对夯实艺术品市场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机构收藏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新的、更加成熟的阶段。就像股票市场:过去以散户为主,市场显现出一种无序、或者说是稍显混乱的状态;而有了机构参与之后,市场的购买力在深化,各个层次的艺术品都有了自己的购买人群,这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很有好处,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

  但机构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投资还是真正的收藏,都应该作为“买家”,站在艺术品市场食物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不要站到中间环节的位置,越俎代庖地做一些本应该画廊做的事,成为艺术家的经纪人,运用一些金融业的手法,比如囤货、炒作、拉升、出货的方式牟利。首先,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收藏机构在这方面并不专业,你怎么能确信选择的艺术家就是对的艺术家?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机构选择艺术家的水平确实非常普通;其次这样的操作手法本身很低劣、很原始,一眼就能被识破,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再次,用这种手法即便能盈利,也只是短期行为。因为艺术品的价值最终不是靠“炒”出来的,有品质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和这种机构长期合作。 文、图/记者金叶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