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

2014年01月20日 0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0日电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自2002年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研究以来发布的第九份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该研究的特色在于通过实地的成人调查和专家调查,对中国的创业态势、创业行为特性、创业结构、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创业环境与政策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近年来,每一次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都有一个主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教授以创业环境和政策为主题,基于2002-2012年的数据,对中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发布会组织的“中国创业政策面面观”论坛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创业指导处处长柴海山、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柳卸林教授、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制片人冯克和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事业部部长张楠作为嘉宾,分别就中国创业政策的整体状况、科技创业政策、百姓创业政策、青年和大学生创业政策等进行了研讨并进行了现场互动。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中国创业环境

  中国的创业环境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36位,居于中游水平。相对于排在前面的瑞士、芬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衡量创业环境条件有9个方面,分别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

  在衡量创业环境的9个环境条件中,中国的创业环境条件排在全球创业观察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后50%的方面有金融支持、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创业的商务环境。从简单的数量计算看,有近50%的环境条件是落后的,需要改善。在全球创业观察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处于前30%位置的创业环境条件是研究开发转移和市场开放程度。

  2002-2012年间,中国创业环境条件总体上在逐步改进,创业环境综合指数从2002年的2.69(满分是5分)提高到2012年的2.8。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我国的创业环境还没有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

  二、中国创业政策

  1、改善创业环境的政策。

  消除薄弱环节是改善创业环境政策的基本策略。中国创业环境条件中,需要着重改善的方面包括金融支持(指数为2.37,满分为5分,下同)、政府项目(2.51)、教育与培训(2.25)和商务环境(2.79)。具体而言,金融支持中,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方面的支持是重点,中国民间的股权投资已经在日益活跃,建设好创业资本市场是关键。针对中小微创业企业的债权融资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和加强。政府项目方面,孵化器和科技园对创业企业创立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政府项目缺乏广泛性和多样性,还政府项目在组织上还不能全面胜任对创业企业的帮助。改善商务环境的核心是要提高为创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水平,主要是提高在技术、市场、融资、人才流动等的专业服务水平。

  2、改善创业能力的政策。

  改善环境的政策有助于增加创业机会。改善创业能力的政策有助于把握创业机会。中国的创业者中,具备创办企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在40%左右(2012年为35.7%)。与提高创业能力直接相关的创业教育与培训是我国创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把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作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需要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有效性是指克服简单沿用其他学科和现有教学法的弊端,探索新的创业教育方法。覆盖面是指不仅理工科学生需要创业的学习和实践,文科学生同样需要创业的学习和实践。高等教育以外的各级教育同样需要。

  3、增强创业动机的政策

  在被调查者中,有22.4%的人表示“期望在未来三年内创办企业”,有27.4%的人认为在未来的六个月中存在创办企业的良好机会。有72%的人认为创业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76%的人认为创业者社会地位较高。这些数据表明,一方面,对创业未来预期很正面的人很多,另一方面,有创业动机的人却不多。因此,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鼓励创业动机的政策,重点是针对不同类别潜在创业者,例如,科技人员、大学生、留学生、留学归国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和不同行业,例如,农业、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不同政策区,例如,开发区、自贸区等制定相应的增强创业动机的政策。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