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铁路眼中的春运务工客流:“三多三少”话春运

2014年02月14日 12:0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新华网成都2月14日专电 题:“三多三少”话春运——一位老铁路眼中的春运务工客流新变化

  江毅、廖永贵

  “你在18号车厢?请往前面走。”“老乡,把孩子看紧点,别让他掉到站台底下。”又到了节后务工客流出行的高峰期,四川广元火车站一派忙碌的春运景象。值班站长李英在站台上热情地招呼旅客排队等候乘车。

  李英从事客运工作已20个年头,是一位资历颇深的“老铁路”了。在她眼里,四川这个劳务输出大省的务工客流,这些年来也悄然发生着有趣的改变:以往人们印象中满腿泥巴、肩扛手提的出行方式,也跟随时代步伐,变得轻盈、时尚起来,折射出社会的不断进步。

  旅行包多了,编织袋少了

  “以往春运,农民工携带的行李几乎是清一色的塑料编织袋。衣服、被褥、锅碗瓢盆,鼓鼓囊囊塞满几大口袋。肩挑背扛,从站外搬到站内,搬上车搬下车,累得满头大汗……如今可大不同了。”李英说,现在农民工出门坐车,特别是二代、三代农民工讲究“轻装上阵”,背个小巧旅行包,拖个轮式旅行箱,轻轻松松进站上车。

  广元市是川北地区农民工输出重地,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80万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年青一代农民工大都有一技之长,不像他们的父辈只能干体力活,他们找工作相对容易些……有的在春节前就已经联系好用人单位,到了目的地就有事干、有钱挣。需要什么生活用品,直接在当地就可以买。”据李英介绍,不少农民工乘坐火车更加注重舒适度,购买火车票时往往青睐卧铺。

  今年春运,铁路提出让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广元火车站在借鉴往年春运成功经验基础上,联手过往列车,为特殊旅客构筑回乡返程“连心桥”,同时还推出了免费电话和互联网订票等服务。

  时装秀多了,泥巴裤少了

  干了21个春运的李英坦承,“从衣着穿戴上,已经很难区分出哪些旅客是农民工。”她认为,随着农民工收入不断增长,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水涨船高,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前光顾着暖和、防冻,也不太注意个人形象。现在腰包鼓起来了,对穿戴也更重视了。身上的衣服光鲜亮丽,穿土布衣、泥巴裤、胡乱搭配的老乡现在已经很少了。”

  李英戏称,每天目睹旅客身着时尚服装来来往往,仿佛车站就是一个大型T台,自己和同事就是时装秀的观众。

  广元火车站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毁损后重建的,站房外形设计新颖、美观,室内服务设施先进、齐全,让乘车的群众很受享用。

  自信心多了,负情绪少了

  “春运期间虽然工作量成倍增加,劳动强度也加大了不少,但大家的心理负担并没有变重。”李英说,这是“受到了旅客情绪的感染。”

  李英解释说,农民工在家务农种田,可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出门务工收入待遇逐年增长,全社会对农民工越来越尊重,让他们愈发有底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自信。

  “现在的农民工大都乐观、豁达,即使在候车上车过程中发生磕碰,也会选择互谅互让。”李英说,“春运工作中,工作人员安排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优先上车,其他旅客不仅没有怨言,还主动支持配合,有的还上手帮忙。春运以来,没有人员为争上车、抢座位而发生纠纷。”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