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前脚遭禁令后脚降补贴 打车软件何去何从?

2014年03月11日 19: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新华网武汉3月11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冯国栋)一边把弄方向盘应对路况,一边留意手机屏幕,时刻准备抢接订单……打车软件“烧钱大战”让一些司机多了门“心事”。继厦门、郑州等地之后,武汉市9日出台新规,紧急叫停出租车开车抢单。多地出台禁令适逢“烧钱大战”尾声,打车软件将何去何从?

   打车软件“砸钱”没买到“好”

   “的哥只顾手机抢单,突然一脚急刹,我手上的奶茶泼了一身。这样开车太危险了。”谈到手机打车软件,武汉市余女士有些不满。

   “一上车,司机的手机便传出生硬的合成声音。我坐了3公里,满脑袋都是这种声音,觉得很聒噪。”武汉上班族小张说。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手机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持续已有两个多月。凭借优惠补贴、方便快捷等卖点,这些软件受到热捧,但随之而来的抢单、拒载、交通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对行车安全感到担忧。

   武汉大通出租公司司机张师傅说:“武汉市交通压力很大,很多路上只能走走停停,开着打车软件开车很容易分神,一不小心就会追尾。”虽然打车软件每月能带来约2000元额外收入,但张师傅用起来仍有点提心吊胆。

   记者从武汉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了解到,今年2月以来,关于出租车拒载和司机服务质量下降的投诉增多。客管处近期多次约谈打车软件相关负责人,举行出租车监督员座谈会,向武汉市全行业56家企业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车驾驶员营运的通知》,出台多项措施规范出租车运营。

   打车软件带来的隐患也引起交警重视。据武汉市公安交管局负责人介绍,自去年起实施的新交规对危险驾驶行为专门作了规定,打电话开车及其他妨碍安全的行为,只要被查处可扣2分、罚款200元。“但使用软件只是用手指点,几秒钟的事,比打电话隐蔽。交警在路面难以看清,监控也无法抓拍到。”

   多地限制打车软件 不符合政策是主因

   武汉市客管处日前出台的新规指出,司机在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抢单,违反了《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和《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营运管理实施办法》。

   新规要求,出租车司机在营运途中,不得开车“抢单”,确保安全行驶。同时,出租车仪表台及操作台面上不得放置手机、广告宣传卡等杂物。此外,为杜绝出租车司机以“已预约”为由拒载,还要求出租车在接受电召、软件召车等乘客预约后,必须使用“暂停”标志。

   武汉市客管处表示,10日起组成综合执法队伍,加强市场监管,12345专线电话24小时受理乘客投诉,对违规出租车驾驶员一律按照《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和《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营运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上限处罚。

   在杭州,打车软件被要求“瘦身”,从3月8日零时起,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在杭州市取消软件的加价功能,主要原因是“软件存在与出租车运价管理政策不相符”。据杭州市物价局官方通报,快的、嘀嘀两家公司日前被约请参加价格协调会时,承认“软件存在与出租车运价管理政策不相符的瑕疵”。

   其他一些城市也对打车软件做出不同程度的限制。北京市交通委2月20日公布打车软件“限装令”。上海3月1日起实施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约车服务措施。

   禁令又遇降补,打车软件何去何从?

   多地对打车软件出台相关禁令后,打车“降补”的脚步也变快了。3月10日,由腾讯支持的“嘀嘀打车”软件第二次下调补贴,降至每单随机奖励5至10元。这比最早的微信支付每单奖励12至20元下降了一半。此前,阿里巴巴支持的“快的打车”已由最高的每单13元降至5元。

   数据显示,自今年初“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实施补贴以来,两个软件用户数量急剧飙升,分别涨至8000万和6000万以上。但是,对于打车软件贴钱吸引客户这种做法,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争议。

   湖北重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牧认为,打车软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出租汽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打车软件影响到了乘客公平出行的选择权。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认为,出租车是服务大众的交通工具,打车软件的使用者多是年轻人、上班族等,一定程度上产生公共资源分配不公,但打车软件是网络改变生活的体现,也符合数字时代“私人订制”的消费观。如何兴利除弊,实现多方共赢,是摆在行业和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业内人士分析,打车软件遭遇限制后,补贴大战不久也将随之熄火。软件要留住用户,开发公司应考虑产品转型,保护好用户已养成的手机支付习惯,开设类似于在附近找吃、找住、找玩等方面的功能,朝着满足生活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软件转型。此外,相对于简单的“烧钱大战”,软件如何实现自身造血,如何与各地现有的出租车“电招平台”相融,才是今后真正应该关注的。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