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奖得主费尔普斯:中国的繁荣需要草根创新

2014年03月15日 1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诺奖得主费尔普斯:中国的繁荣需要草根创新
    3月15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在第二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中新网 曾会生摄

  中新网3月15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15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在第二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表示,本土创新是中国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中国的繁荣需要本土创新和草根创新。

  “我要讲的这个挑战是一个独特视角的挑战,它是来自于人类福祉的想法。”费尔普斯首先强调,繁荣既包括物质繁荣,还包括非物质的繁荣,这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

  他认为,西方的创新看起来好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从二战以来德国和英国的创新精神大幅度下降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的创新精神也下降了。中国从上世界70年代以来的生产力增长和创新要大幅度低于美国。可能中国有这样一种担心,将来会重蹈欧洲覆辙,将来可能会丧失掉生产力上升和工资上升的源泉,这就需要中国进行高速的本土创新。

  费尔普斯说,如果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要促进生产力和工资的上升必须要有本土创新。即使一些西方国家确实能够恢复高度创新所需要的活力,但他们的创新活力和相应的非物质繁荣也不会促使中国出现相应程度的非物质繁荣。

  “中国的非物质繁荣需要很多中国人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来,我把它称之为草根创新。”在他看来,中国经济按照现在的组织架构将无法产生多数人实现非物质繁荣所需要的草根创新。他通过直接观察和统计学的调查显示,中国本土创新现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还没有达到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大规模创新。这种创新并没有覆盖到企业界的每一个人,一直到草根阶层。

  他认为,创新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很难的。即使是一个充满了企业家精神的经济体,比如说中国,可能并不具有很高的创新精神。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注意到一种机会,而是取决于对一种新产品或新方法的设想,还有对于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洞悉。从体制角度来讲,中国在推动大众创新上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他指出,有一些人认为公共部门或者是国有企业能够极大地推动创新,但这样的观点非常天真。对民营部门来说,面临的挑战是技术的复杂度,对国有企业来说比较大的问题是商业判断力和洞察力。

  在中国可以通过大幅度的调整银行融资安排使得大量的资金能够基于纯粹的商业和利润基础来进行借贷,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推动创新。要高度创新就需要相应的贷款提供给私营企业,进行项目的投资,还有包括一些创新项目的投资。广泛的教育也可能能够极大地推动这一点。费尔普斯还从传统文化、家庭观念和创新需要付出的代价等方面阐述了,本土创新可能面临的障碍。

  他最后总结指出,在中国,希望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创新,不仅仅要有人们创新的意愿,也需要有相应的洞察力和愿景,在全球层面的创新,中国企业则必须了解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外国人,也能够吸引中国人的喜爱。(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