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过度包装应“瘦身” 食品、保健品、烟酒是重灾区

2014年03月20日 11:34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在日前举办的北京国际礼品展上,一些老字号茶企摒弃了华丽的包装,以简单却不失传统特色的设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本报记者 翟天雪摄

    目前,市场上许多商品的包装设计精美、样式独特,但也有一些商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这不仅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而且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许多读者来信表示,遏制过度包装,不仅是净化市场、保护环境的现实要求,更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然举措。

    过度包装太浪费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日趋严重,其中食品、保健品、烟酒是重灾区。笔者在市场上发现,同样的商品变换包装就身价大增。例如,在一家白酒专卖店,同等度数同等窖藏年份的白酒,把玻璃瓶包装换成瓷瓶,再加上一个豪华的外包装盒,售价就提升了近500元。

    不可否认,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的商品包装,有利于商品销售,但是,有的包装材料中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塑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过度包装还使得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形成注重外表、忽视实质的消费心理,反过来又刺激生产商提供更多华而不实的商品,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笔者认为,要有效遏制过度包装现象,需要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共同努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完善法规和行业标准。目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已经实施,这为治理商品过度包装提供了依据。但对药品、保健品及其他商品的包装标准还存在空白,应尽快完善。二是建立包装回收机制。为废弃包装材料等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价格、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回收包装废弃物。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和绿色的消费观念,使其更加注重商品质量,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产品质量的提高。

    (江西新余市渝水区 廖海金)

    用法律法规加以刚性约束

    日前,笔者在一家超市看到一盒精美的铁观音茶叶,标价690元/400克,其包装有真空锡纸、封釉瓷罐、花纹木盒、手提袋等四层。而在该超市散装销售区,同品质茶叶售价为304元/400克。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侵害消费者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助长了奢侈之风。笔者认为,整治过度包装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立法立标工作。遏制商品的过度包装,最有效的手段还得靠法律法规加以刚性约束,使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法可依。国家要修订包装标准,明确过度包装的标准范围;同时抓紧出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追责。

    二是加强规范企业标准。行业协会应引导企业承诺不过度包装,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法规,结合行业自身的特点,制定有效规范过度包装的企业标准。

    三是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通过征收包装税,提高过度包装商品的生产成本;通过规定过度包装生产企业应承担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责任,加大企业运行成本。从政策上鼓励简包装与绿色包装,并做到包装可以循环或者可再生使用。通过税收与政策导向,引导企业自觉抵制过度包装。

    (福建尤溪县工商局 林长煌)

    关键在于转变消费观念

    前不久,母亲生病住院,许多亲戚好友带上各种包装精致的保健品赶来探望。大家的心意是美好的,只是这些礼盒的内容却不像它们的包装那样美好。比如一种西洋参口服液,精美的礼盒打开之后,里面只有两小瓶浸着洋参的口服液,其余全是绸布、塑料、泡沫等。这些华而不实的外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误导了消费观念,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笔者认为,要让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无立足之地,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界定什么是过度包装。其次是要立法,做到有法可依,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消费观念,破除“面子”心理。

    华丽的包装可以提升“面子”,正是这种“爱面子”的心理助长了过度包装的不良风气,为希望通过过度包装谋取暴利的生产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温床。因此,遏制商品过度包装,必须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要大力倡导理性消费,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及媒体的参与,让消费者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在全社会树立起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此外,我们每一位消费者都应从自身做起,拒绝过度包装,提倡减量包装,让过度包装产品失去市场,迫使企业生产减量化的产品包装。没有了消费需求,过度包装的商品自然也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江西九江县 董 芳)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