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用正规软件扫正常二维码 确保扫描安全

2014年03月28日 09:5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杭州的一位消费者在商场体验刷二维码下单的购物方式。

  新华社发

  打车、网购、逛商场,如今这些日常支付活动中越来越频繁见到二维码的身影:商家把自己的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这种黑色小方块印刷,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的支付结算。二维码为支付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因扫描二维码导致账户被盗的事件屡有发生。

  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问题,其实和二维码技术的发展要区分开来。“二维码仅是一种信息载体,只负责‘装货’却并没有‘验货’的功能。”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副主任王毅解释说。一些电商调查发现,二维码支付导致账户被盗,大多是因为二维码包含的信息中暗藏了木马文件等病毒,如果不小心通过手机扫描了,并且用户点击链接,那么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被盗走账户资金。因此,二维码支付安全问题,病毒才是罪魁祸首,二维码只是病毒“伪装”自己的手段。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认为,保障二维码支付安全,不是去改进技术,而是应该从监管方面入手。他举例,比如建设一个二维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可以供消费者查询提供二维码的网址是否合法。同时,十分关键的是要制定一个二维码大众应用的标准,需要技术提供者与应用机构、移动运营商、服务商等合力制定,从二维码信息编码、符号标识、应用规范、质量判定、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多层面规范二维码技术的应用。

  专家提醒用户,二维码扫描安全问题还需要自身擦亮眼睛,选择正规的扫码软件,扫描正规渠道获得的二维码。

  新闻链接:

  二维码支付的风险并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事实上,二维码技术作为快速获取信息的“功臣”,已经为人类服务了近30年,只是它从未像今天那样,这么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条码技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是采用深浅模块图像单元承载信息的图形符号。二维码就是条码的一种,也是我们现在普遍能在商品包装上看到的一维码的“弟弟”。一维码是最早发展成熟的条码技术,其条码信息只在一个方向上存在,另一个与之垂直的方向不承载信息。一维码技术是为了解决商品零售结算环节,产品编码信息快速获取的问题而研发的。

  随着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物流、电子、单证、军事等多领域自动化采集需求越来越多,这也要求条码需要能够承载更多信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一维码信息容量不足的问题,二维条码应运而生。

  多了一个维度,二维条码的功能可以说“天翻地覆”。首先它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承载信息,在相同面积上能够标识一维码几十倍的信息。并且除了能够标识数字之外,二维码还能够标识中英文字符、特殊字符、图片、声音等任何数字化信息,方便用于承载产品特征信息。这也是二维码支付能够实现的技术基础。

  同时,二维码由于信息量大,信息编码过程复杂,可以支持多种对称、非对称加密技术,以及信息数字签名等信息安全技术,与其他防伪技术结合可用于产品防伪。此外,矩阵式二维码还不受扫描线的控制,因此无论符号如何摆放,通过摄像式扫描设备都能够正确识读。

  让二维码应用大众化的“东风”,则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兴起让二维码识读软件能够“落地”移动端,如今,通过互联网巨头的巨额研发与推广,二维码广告与标志随处可见,大众对于二维码,尤其是手机二维码的认知逐渐成熟。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