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谨防改革中的短视思维 谨防改革“功利主义”

2014年03月28日 10:41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实践中之所以出现将改革与发展割裂甚至对立的认识,部分是因为有些人对经济发展规律把握不准、认识不清,还有一部分是少数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过于看重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改革上的“功利主义”。

  近日,与几位地方政府的同志谈及改革进程,有人说:改革能释放制度红利,当然是好事;但也有人认为,一些改革会导致经济增速减缓,改革的难度不小,应该先放放。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认为在推进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社保、教育、医疗、保障房等投入,成本太大,收益太少。

  无独有偶,近期有舆论包括部分国际媒体也持此论调,认为中国改革与增长是“此消彼长”:推动改革就必然牺牲增长,因此要“学会做改革的选择题”,选择标准就是要“立竿见影”。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选择好路径和突破口确实必要。但上述观点本质上将改革与发展对立,夸大了改革成本、低估了改革收益,容易误导市场和决策者,导致改革行为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对当前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十分有害。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估改革的成本和收益?以推进农民市民化为例,上述观点之所以认为这项改革不是当前最优选项,主要是认为其成本大于收益,投入大,见效慢,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解渴,与其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向此处,不如支持、引导一些产业行业发展。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作为新型城镇化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此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研究表明,从2011年到2020年,如果我国每年劳动参与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潜在增长率将提高0.88个百分点。同时,更多农民工能够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缓解劳动力价格增速过快的现状。公共政策改善具有吸引劳动力的效应,这将实质性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开支,并为其延续人口红利、转型升级预留空间。此外,大量农民工安居城市,还有助于减少劳动力地区间的潮汐式迁徙,并鼓励这些新移民家庭进行自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效率。仅从以上几点就能看出,户籍制度改革绝非“赔本买卖”,其不仅不会阻碍增长,还将成为增长动力。只是其改革收益,并非立时体现在GDP或税收增长上,而是需要必要的政策传递和市场消化过程。

  所以,无论是具体的户籍制度改革,还是更大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乃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领域改革,都将释放出完善社会分配、增强内需动力、促进社会和谐等红利,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实践中,之所以出现将改革与增长割裂甚至对立的认识,部分是因为有些人对经济发展规律把握不准、认识不清,但还有一部分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政绩观的偏差,过于看重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能够快出政绩、快见成效的就干,需要费力气、打基础、图长远的就拖。这种改革上的“功利主义”,与前些年发展中盲目追求GDP增速的“增长主义”,看似有所差异,实则同根共源,具有同样的危害。

  当然,坚定“改革有助增长”这样的判断,并非不重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现实,对一些深层次改革可能导致的阵痛也要清醒认识、提早应对。正确分析改革的成本与收益,有助于减少外部干扰、凝聚改革共识,特别是防止改革中出现的“短视思维”和“功利主义”,从而加快推进某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