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中冶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

2014年03月31日 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31日电 3月28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中冶实现营业收入2026.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同比增利131.6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利99.2亿元。

  众所周知,中国中冶前几年经历了企业转型阵痛,再加上受全球经济减速,国内钢铁行业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2012年出现巨额亏损、跌入低谷。面对企业发展困局,中国中冶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方向,强化改革,有效解决了阻碍企业稳健前进的一些难题。通过狠抓重点亏损企业,强控重大项目风险,力剥低效和无效资产等有力措施,成功解压减负,并以此为契机顺势奋进,在“减债降负止亏损”、“深化改革增活力”、“科技创新铸保障”中,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中冶主业,实现了企业效率与效益的“双赢”,在扭亏增盈的道路上打了一场“翻身仗”。

  减债降负止亏损

  中国中冶采取重点解决重大亏损企业、有效控制重大项目风险、加大亏损企业治理等强有力的措施,有效止住了巨额亏损的“出血点”。据了解,目前中国中冶已实现对葫芦岛有色的剥离,一些重大项目的资金得到有效盘活,生产经营基本上保持平稳运行;亏损企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亏损数量与亏损数额大幅下降,并出现好转态势。

  深化改革增活力

  在“战略管控为主导加关键运营功能管控”的模式下,中国中冶扎实推进企业改革的进程,整合内部资源、推进物资集中采购、盘活闲置募集资金、搭建国内外市场开拓的大平台,着力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效益。与此同时,中国中冶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干部团队,突出选人用人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大力激发企业活力。

  科技创新铸保障

  面对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科技创新与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等现状,中国中冶采取了六大措施:努力完善“国家—集团与省部—子公司”两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科技投入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及科技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专利总体布局、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积极推广科技创新成果。这些举措有效地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和质量,为企业经营发展和市场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中国中冶有效专利总数已突破10,000件大关,步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第一方阵”。

  在“止跌增效”的转型进程中,中国中冶提出了“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发展愿景,企业在冶金工程、非冶金工程、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定位也逐渐明晰。本着“打造业务板块清晰、经济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这一经营目标,2014年,在巩固传统冶金市场领军地位的基础上,中国中冶将继续在非冶金工程、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寻找广阔市场前景,同时积极探索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增加产业链上的盈利空间。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